为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行动,尧塘街道立足发展实际,聚焦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稳慎推进土地延包试点,因地制宜推动“大田制”改革,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助力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
稳慎推进土地承包改革,筑牢农民权益“保障网”。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成立街道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坚持“大稳定、小调整”这一基本原则,继续提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前提下,支持农户间地块互换、转让、并户、分户,解决耕地细碎化和撂荒问题。
目前,水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已完成11个村民小组931户的摸底调查和5个村民小组407户的调查测绘,9个村民小组已制定延包方案并进行公示,计划本年度10月份左右全面完成整村土地承包户的审核公示工作,同时增加水东村岳家组土地延包试点工作,计划与水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试点土地延包工作同步完成。
此外,街道建立土地延包跟班学习机制,组织各村(社区)会计到试点村跟班学习土地延包工作的流程、方法和经验,通过实地观摩、参与工作,让跟班人员直观了解土地延包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业务能力,为后续全面铺开土地延包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因地制宜推动“大田制”,激活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双引擎。
街道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标准,以和美乡村建设为目标,按照“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的原则,将地块“集碎为整”推进“大田制”,引导承包农户将经营权统一流转至村集体,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片经营,努力将湟里河片区建成宜农宜居和美乡村典范。
目前,水东村作为“大田制”改革试点村,坚持农户自愿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实现主动参与,将地块“集碎为整”,依法、有偿、有序逐步推进“大田制”,已进行平整的流转土地200多亩,与农户签订协议还未进行平整的约700亩,计划完成今年土地流转目标约1000亩。
近年来,街道办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对辖区内长期闲置的建设预留地进行了平整和复垦改造,将整理好的土地统一交由惠尧公司进行规模化发包经营。为确保粮食安全底线,街道明确要求所有发包土地必须用于粮食作物种植,严格禁止“非粮化”现象。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累计新增粮食面积约10000亩,不仅有效增加了区域粮食产能,还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既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落实,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