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区镇动态 > 内容
尧塘街道:家门口的卫生院托起失能老人的安心晚年
  信息来源:尧塘街道 发布时间:2025-09-12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当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水北中心卫生院,这间藏在百姓“家门口”的长护病房,正用专业与温度,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打造着一把温馨的“保护伞”。

这里,是老人的贴心港湾

不同于养老院的“只护不医”,也不像大医院的“重医轻护”,水北中心卫生院的长护病房把“医疗”和“照护”拧成了一股绳。

清晨六点半,水北中心卫生院长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已经忙碌了起来。护师轻轻推开病房的门,走到77岁的司马奶奶床边,俯身帮她调整枕头的位置。“昨晚睡得好不好?咱们慢慢起来,洗脸,准备吃早饭。”她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帮护工扶起老人。全科医生王医生左手翻看病历本,右手焐热听诊器,凝神静气,为司马奶奶听诊。在确认一切正常后,她又取出血压测量仪,为司马奶奶测血压。在水北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为长护病房入住老年人开展巡诊是每天的例行工作。

病房里,防滑地板、安全扶手、便椅等适老化设施随处可见。在这里,没有冷冰冰的“患者编号”,只有一声声“李奶奶”“王大爷”的亲切呼唤,因为离家近,医护人员大多是老人认识的“熟面孔”,让老人在熟悉的乡音里少了陌生感。

这里,能卸下家庭照护的“千斤担”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随着“银发浪潮”汹涌而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康复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需求十分迫切。而水北中心卫生院的长护病房,恰恰成了缓解这份压力的“减压阀”。

村民李叔叔上半年将母亲送到了水北中心卫生院,他感慨道,“母亲当时身患脑梗导致身体偏瘫。术后,母亲无法下地行走,全靠家人轮流照顾。我们五十多岁,正值壮年得在外打工,老人在家没人管,要照顾老人的话就面临着没有收入,非常难熬。如今老人住进长护病房,有专业人员的看护,让全家都松了一口气。”更让李叔叔省心的是,病房费用纳入保险报销范围,自己承担的费用比请护工实惠多了,“花钱少、服务好、离家近,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里,是家门口的放心之选

水北中心卫生院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作为水北的“老医院”,医生护士也大多在水北工作多年,熟悉老人的生活习惯,了解老人的病史,通晓老人的口音,沟通起来毫无障碍。

从清晨的第一杯温水,到深夜最后一次查房;从精准的医疗护理,到生活上的贴心照料,水北中心卫生院的长护病房用最实在的行动践行着“让老百姓看得上病、护得好身、花得起钱”,在这里,专业触手可及,温暖从不缺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