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连日来,直溪镇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清顽疾、整秩序、消隐患,力求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天天有变化、处处有提升。
直溪社区
直溪社区以“高标准、常态化”为目标,扎实推进自然村环境由“干净整洁”向“绿美宜居”蝶变。
整治前
整治后
行动前,召开部署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成立工作专班,对辖区内黑臭水体、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等问题开展清理整治,全面提升社区人居环境质量。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中,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组织“拉网式”集中清理。目前,整治鲍塘头等4个自然村乱堆乱放38处、小广告50处,整治潘家湾等区域劣V类河道3处,清理中龙潭、戎家棚河坡建筑垃圾3处。开展宣传活动3次,覆盖100余人次,有效提升居民知晓率与参与度,凝聚常态化治理共识。
整治前
整治后
溪滨村
溪滨村以“分片包干管理”为抓手,组建由7名保洁员、4名村干部和10名志愿者构成的整治队伍,将辖区划分为4个责任片区,通过“日常清扫+重点整治+交叉检查”的三段式工作机制,系统推进环境整治。
整治前
整治后
建立“发现-处置-监督”闭环管理机制,累计清理乱堆乱放12处、疏通池塘河道3处、清除公共设施藤蔓缠绕3处,规范建筑垃圾堆放点3处。
整治前
整治后
注重源头引导与宣传教育并行,村干部和志愿者入户走访100余户,引导村民养成自觉维护门前卫生、规范物品摆放、保持道路畅通的良好习惯;发放宣传资料160份,呼吁共同为洁美乡村、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整治前
整治后
建昌村
建昌村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成立“五乱”治理专班,构建“支部牵头+网格化部署+党员包片+村民共管”联动机制。开展集中整治4次,清运堆积垃圾、整治重点地段、硬化村道沟渠投入12万元,拆除违搭违建2处,清理卫生死角20余处。
整治前
整治后
治理开展以来,村内环境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突击清理”向“日常维护”转变,配备专职保洁员15名,实现垃圾日产日清;二是由“被动整改”向“主动预防”转变,设立网格评比制度,激发村民自治热情;三是由“局部整治”向“全域提升”转变,村庄道路硬化312米,绿化空地0.98亩,村容村貌持续优化。
下阶段,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充分运用app云端管理建立联网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监管卫生盲区;二是发展生态产业,利用清理出的闲置土地建设蔬菜大棚、休闲广场,推动环境治理与集体经济双赢;三是健全村规民约,将“五乱”治理纳入文明家庭评选,推动“一时美”变“长久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