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溪镇新河村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攻克治理难点、提升村容村貌、丰富文化内涵为主攻方向,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持续提升乡村“颜值”和“品质”,成功创建省、市两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坚持规划引领,树好人居环境整治风向标
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立足生态优势和村庄肌理,推动红色生态与乡村形态深度融合。一是党建引领抓落实。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基层党员的引领作用,推行“党员积分制”,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参与,以组织共建的方式争取各类资源落到新河村,为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坚实保障。二是明确目标抓推进。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为契机,锚定省级绿美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四村同创”工作目标,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是因地制宜抓规划。组织村班子到泉江、后阳等先进村进行观摩学习,聘请专业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对各村进行科学规划,施行“一村一策”,在保留乡村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对村容村貌进行全面提升。
坚持点线结合,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
按照“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整体思路,“点线面”齐发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一是抓点,下好整治突破“先手棋”。围绕“两轴一心”规划,对陶蔡线6个自然村进行达标村整治,红色骑行路两侧自然村进行环境提升,核心丁家塘进行重点打造,有序有力培育人居环境亮点和示范村。二是布线,下好发动群众“主动棋”。利用入户走访、村民小组会议等时机,动员村民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组织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通过上门授牌、发放奖品等形式,激励群众积极参与,以“庭院小美”共促“乡村大美”。三是织网,下好责任落实“关键棋”。坚持区、镇、村、网格四级督查体系,用好“数治直溪”APP,建立“责任到人、管理到人”的管理机制,将发现的人居环境问题清单逐一销号,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整体提升村容村貌。
坚持补齐短板,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新面貌
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聚焦村庄环境长效管理重点难点,精准发力,切实推动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划,在硬化、亮化、绿化上持续发力,不断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目前,累计改造和修缮农村道路7000余米,新增修理路灯200余盏,新增绿化600余平方米。二是大力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完成主干河道陶蔡河、井吕河、盘五河、景潘河净化改造,拆除河道圈养家禽42处,打造“景观河道”。对村内5条劣Ⅴ类河道和多处小微水体进行集中整治,营造水清、河畅、景美的良好人居环境。三是持续深化“五乱”治理。针对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私搭乱建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累计整治突出问题262处。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清除旱厕和露天粪坑287处,实现露天粪坑和旱厕“动态清零”。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直溪镇新河村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来推进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努力将新河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样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