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情况
(一)项目概况。
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防范安全风险的重要保障。园区基础设施包含水、电、气、道路、停车和通讯等,作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是一个园区发展的能量,为园区发展增添后劲。
《“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指出: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对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确保“十四五”时期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基础。
“十四五”期间,常州市将牢牢把握新机遇、新优势,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支撑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金坛经济开发区位于常州市金坛区,是于199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区域面积171平方公里,规划产业面积66平方公里,现有各类企业2448家,其中工业企业2000余家,商业企业468家,外资企业190家。相继获得了“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开发区”、“中国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新能源产业园区百强”、 “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江苏省低碳经济试点单位”等一系列殊荣,成为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金坛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随着战略规划逐步落地和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早期的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无法支撑园区未来发展需求,亟需改造提升。
现阶段,为加快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聚力园区基础设施提档扩容升级,提升园区招商引资环境和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江苏金坛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出实施“金坛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二期工程”。本项目通过对园区地下管网、智能化停车场、园区运输连接线和园区设施的改造与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设施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支撑常州江苏中轴崛起,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江苏金坛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本项目对金坛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内容包括园区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智能化停车场改造工程、园区运输连接线建设工程、园区设施更新改造和提升工程。
1、园区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主要对园区雨水、污水、供电、信息、给水、天然气等地下管网实施改造,总长度约87.933千米。
2、智能化停车场改造工程
危化品专用停车场改造面积约27067平方米,改造停车位36个;生态停车场改造面积约51510平方米,改造停车位1717个,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91个。
3、园区运输连接线建设工程
园区现有运输连接线改造长2283米,新建运输连接线(含拓宽)长6513米。
4、园区设施更新改造和提升工程
对园区市政配套、水系和导视系统等进行更新维修和提升。
本项目总投资为38534.43万元,已申请专项债券16000万元。
(二)绩效目标。
1、总体目标
项目有序推进金坛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供水、供电、供气、运输连接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提升园区投资环境,增强园区吸引产业集聚发展“向心力”,打造占用资源少、亩均产出高的高质量发展园区。
2、阶段性目标
2024-2026年度园区地下管网改造施工完成、智能化停车场改造施工完成、园区运输连接线建设施工完成、园区设施更新改造和提升完成。
二、评价情况
(一)项目特点分析。
金坛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二期工程项目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需要从过程、产出、效益、满意度4个方面对当期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1、过程
过程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分别为资金管理和组织实施,通过考核资金到位率、资金执行率、项目收益合理性、资金使用合规性、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度执行有效性确定当期过程指标得分。
2、产出
产出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分别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和成本指标,通过考核运输连接线建设长度、地下管网改造长度、原材料抽检合格率、工程验收合格率、重要工程节点把控率、工程质保期限、成本节约率确定当期产出指标得分。
3、效益
效益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分别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考核提升周边区域土地价值、带动周边社会投资、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居民就业、建筑水、电、施工符合节能要求、建设期环境影响符合要求、人居环境、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确定当期效益指标得分。
4、满意度
主要考核的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访谈对象为居民满意度。
(二)评价思路方法。
项目资金管理评价主要依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对专项债券资金进行管理要求设置细化指标,进行管理、考核。主要集中于过程指标和产出指标,评价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建设进度安全生产等相关情况。
(三)评价工作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财务及工程管理等制度及目标进行跟踪,对于涉及重大调整的内容及时上报或上会研究决定,完成相应的审批手续。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各参建单位配充足的专业人员及劳动力,推进项目迅速开展,做到人、材、物及制度的保障的有效衔接。
(四)绩效评价结论。
评价结果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优、良、中、差,绩效分值与对应绩效等级如下表所示:
表:绩效分值与绩效等级对应表
一级指标
|
绩效等级
|
[90,100]
|
[80,90]
|
[60,80]
|
[1,60]
|
过程
|
优
|
良
|
中
|
差
|
产出
|
优
|
良
|
中
|
差
|
效益
|
优
|
良
|
中
|
差
|
满意度
|
优
|
良
|
中
|
差
|
整体绩效
|
优
|
良
|
中
|
差
|
注:[90,100]表示的分值为90(含)至100(含)之间;[80,90)表示的分值为80(含)至90之间;[60,80)表示的分值为60(含)至80之间;[0,60)表示的分值为0(含)至60之间。
金坛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二期工程项目2024年度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95分,评价等级为“优”。
三、项目绩效。包括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取得绩效。
金坛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二期工程项目绩效目标为:
(1)项目完成预期阶段性产出,即按计划进度实施,工程质量达标,未超出项目概算投资,且融资成本较低;
(2)项目预期社会效益未发生不利变动,即项目预计覆盖受益人口未减少,能带动社会有效投资,并实现支持项目地区战略发展目标;
(3)项目实施具有高度可持续性,即项目资金和项目政策上具有高度可持续性。
四、存在问题。
(一)项目管理方面
在项目管理方面,项目存在如下问题:
项目进度存在滞后。因项目实施过程中外部环境变化及资源调配优化需求,原实施计划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部分子项目的推进进度相比原定计划有所滞后。
五、有关建议。
1、建立健全项目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年度项目安排的具体决策程序、项目法人管理制度、项目实施各环节(如招标和监理等)制度,以及项目资金监管及会计核算制度等等,并严格执行,以保证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规范。
2、确保项目资金到位及时,落实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防止出现混同、挪用等不良现象。
3、加强对项目管控,提高对预算资金绩效认识,保证项目按期完成,防止资金沉淀,影响资金绩效目标的实现。
4、建设要确保工程质量,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本着节约的原则,做到投资少见效快。
5、应加强工程的建设管理,采用规范化市场运作,以招标形式组织各项工程的施工建设和施工监理等工作,并严格验收,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附件6.江苏省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年度自评价情况表.xls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