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平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关于打造锂电装备产业高地赋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将锂电制造装备产业作为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聚焦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1.产业规模持续壮大。2024年,全区锂电制造装备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2亿元,同比增长1.5%,占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链产值比重超20%。集聚海目星、精测新能源、易鸿智能等10余家重点企业,覆盖前/中/后段全工序,形成激光装备、机器视觉、叠片卷绕等细分领域优势。海目星获评江苏省瞪羚企业。
2.技术创新加速突破。核心技术攻关:海目星在固态电池装备领域实现突破,获欣界能源4亿元量产订单;易鸿智能掌握全工序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精测新能源新一代高速Z叠设备通过中试验证。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中创新航共建“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创新中心”,联合河海大学等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2024年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
3.产业链协同深化。建立本地化供应链体系:海目星为中创新航、蜂巢能源提供核心装备;精测新能源等锂电池装备制造企业与中创新航共建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创新中心,参与中航国家工信部项目攻关。
4.应用场景纵深拓展。“三率”建设:2024年新增公共充电桩350个,新能源汽车上牌量占比达45.4%;建成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示范站。金坛经开区、中创新航入选省级双碳试点,腾创科技园等4个微电网项目加速推进,探索“绿电制氢-盐穴储能”示范路径。
针对提案指出的产业竞争力不足、国际化滞后、人才短缺、创新薄弱等问题,我区将制定专项方案,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实施“链式跃升”工程,强化产业竞争力精准补链强链。招商聚焦前沿领域,围绕(半)固态电池、干法电极、钠离子电池等新工艺装备,计划引进多家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如复合集流体设备、超高速叠片技术企业)。培育骨干企业梯队,实施“十百千计划”,重点支持海目星冲击百亿级企业,推动精测新能源、易鸿智能等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承接长三角外溢项目,建立与无锡先导、杭州杭可的配套合作机制。
2.构建国际化布局,护航出海行动。设立“锂电装备出海服务包”,帮助企业获得CE/UL认证、跨境法律支援;组织企业参展国际、国内展会。支持海目星等企业通过合资建厂或成立海外组装工厂绑定龙头电池生产企业。
3.打造“三位一体”创新生态,突破技术瓶颈建设高能级平台。探索“孵化培育+投融资+微工厂”路径,加快推进南创数智产业园、蓝海星孵化器正式投运,加快建设华罗庚科学城首开区、国际合作产业园A区二期,打造一批兼具生产和研发功能的新型工业楼宇集聚区。依托华罗庚科学城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园,发挥河海大学科技创新策源作用,真正实现“一园区一特色”,培育新能源产业科技高峰,打造金坛“科创之芯”。
4.深化场景应用,构建产业融合生态,拓展“新能源+装备”示范。打造长三角清洁氢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重点依托同方威视、同威信达、氢骐科技等企业开展电解槽、阴离子交换膜等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夯实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根基;发挥盐穴资源优势试点大规模储氢制氢,建设“绿电制氢-盐穴储能-多元应用”示范工程,探索新型储能路径。
我们将持续压实工作责任,推动锂电装备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全力打造全国锂电制造装备技术创新策源地和长三角新型储能装备应用示范区。
签发人:于立俊
经办人:贺金元
联系电话:82823978
常州市金坛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