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及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工作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金坛区以锂电池产业为核心,加速推动锂电池制造产业的发展,已集聚行业相关重点企业30余家,涵盖锂电池制造主要环节。当前全区不断巩固扩大新能源产业优势,进一步健全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工作机制,主动融入常州国家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全力培育科技型、效益型、规模型、龙头型企业集群,加快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探索多元化新能源应用场景,促进“发储送用网”深度融合。
1.储能领域布局:我区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链已集聚30家规上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715.7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1.4%,为电化学储能应用奠定了坚实产业基础。微电网项目有序推进,金湖路基地智能微电网、金坛体育馆光储充一体化等4个项目已申报市级智能微电网试点,腾创科技园、当升科技等4个微电网项目正在建设,初步形成“发储送用网” 融合示范。
2.交通领域应用:截至2024年底,全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8862辆,占汽车保有量10.4%;新能源公交车283辆(占比68.4%)、巡游出租车165辆(占比59.1%)、网络预约出租车440辆(占比99.8%),市政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已具备规模化应用基础。中德产业园、金沙体育公园等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示范站建成350个公共充电桩,为物流运输车辆充电设施配套提供支撑。
3.低碳场景探索:积极开展省级双碳试点创建,金坛经开区、中创新航入选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力争2030年建成省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和行业能效标杆企业。同时推进市级近零碳园区、零(近零)碳工厂培育,从58家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中筛选企业开展碳中和试点,为产业循环体系建设提供示范。
针对提案指出的组织调研深挖可应用的多元应用场景、锂电池回收体系、碳足迹标准等问题,我区将研究专项方案,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不断拓展新能源应用生态。打造长三角清洁氢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逐步构建“研发-制造-储能-应用”产业生态链。重点依托同方威视、同威信达、青川易创、领氢科技、氢骐科技等企业开展电解槽、阴离子交换膜等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夯实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根基;发挥盐穴资源优势试点大规模储氢制氢,建设“绿电制氢-盐穴储能-多元应用”示范工程,探索新型储能路径。二是加快实施能源智慧化管理。引入苏文电能等第三方能源管理公司,推动园区用能智慧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园区能源转型。开展区域能源创新示范,聚焦“发储送用网”生态全链条,推进工商业新型储能建设,持续在重点园区谋划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换一体以及虚拟电厂试点站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多能互补应用。有序有力推进金坛经济开发区、中创新航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省级双碳试点建设。三是积极推动近零碳化运营。建立科学规范的碳排放管理机制,以能源信息流为基础,全面分析能耗碳周期数据,打造碳盘查、碳管理和碳服务三大价值模块,充分挖掘园区企业产品脱碳减排潜力。鼓励发展星级绿色建筑,探索实施建筑节能节水标准,积极推动既有厂房开展节能节水政造和功能提升。对标国家最新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时传达工信部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规范条件。推动电池企业做好碳足迹,碳排放管理,引导申报灯塔工厂。
您的建议为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我们将持续压实工作责任,推动锂电装备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
签发人:于立俊
经办人:贺金元
联系电话:82823978
常州市金坛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