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委员提案 > 内容
关于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 第001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凌涛委员):

贵委提出的《大力促进我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案已收悉,现认真答复如下: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它们长期专注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各自拥有“独门绝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我区以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步伐,引导中小企业追逐“专精特新”,已有初步成果。

区委陆秋明书记十分关心我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对区政协一号提案做出专门批示,提出工作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开展内部研究。4月中旬,在区政协经科委的支持与协作下,联系区发改局、科技局、商务局、税务局、人社局、数据局、市场监管局、融媒体中心等8个部门,就共同办理陆书记批示、答复提案和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调研活动召开协调会,围绕各自部门的职能认真研究、明确分工。4月底,开展“进园区、访企业、听建议”座谈交流活动,组织相关部门、镇区,与21家专精特新企业面对面交流,深入调研我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服务情况。

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组织企业撰写分析材料、学习发达地区经验、多方征求专业人士意见等方式,现形成主题为“积极推动我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提出今后工作改进创新的举措。

一是培育规模扩“量”加“速”。以“坚持梯度培育、申报服务引导、专员跟踪服务”培育流程,推动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目前,我区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466家,已培育各级专精特新企业374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比重为45.7%,其中,国家级“小巨人”27家、省级146家、市级201家。二是经济发展支撑有力。2024年,我区207家专精特新企业(去重后),实现开票销售877.69亿元,占全区比重为26.9%;贡献税收23.7亿元,占全区工业税收比重为38.6%。三是创新能力稳健提升。我区有3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已建成省级“三中心”,头部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显著;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达4.6%,较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凸显创新要素的域内集聚效应。四是多方联动聚力赋能。以服务前置、点面结合、分类指导为原则,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上市意识、动力能力,全区现有4家在辅导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的专精特新企业,18家常州“龙腾行动”计划重点后备企业、31家一般后备企业;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法兰克福汽配展等知名展会,开展国际合作对接;通过政银企合作对接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宽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强化创新活力。

目前,我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企业数量仍然偏少、创新能力亟需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不强、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区相关部门将紧密协作、共同扶持,继续做好“专精特新”培育工作,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水平:

一是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坚持梯次培育、动态发展、动态管理,做到“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梳理汇编“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清单”和“培育扶持中小企业工作措施清单”;用好“一企一员”服务专员库,做好涉企诉求受理、惠企政策传递、助企资源对接等工作;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对专精特新企业在用地、用能、排污指标等要素资源需求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在能耗双控中保障专精特新企业用能需求。二是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着力提升研发创新能力,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研发任务,参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强化科技精准招商,依托华罗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聚焦数字经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抢抓行业风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设立专精特新企业专利审查绿色通道。三是协同融合促进发展。推动产业链融链强链。推动“产业+”要素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建立企业上市培育库,联合证券交易所开展一对一辅导,鼓励企业通过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资本规模,优化股权结构,以“龙城金谷”金坛会客厅为载体,联动开展基金招引、产融对接等工作,吸引优质券商、优秀创投、优异基金聚焦我区专精特新企业,强化政策支持导向,设立专精特新专项扶持资金,对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给予直接补贴,对专精特新企业实行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等扶持政策。四是助力企业广拓市场。鼓励加快内贸转型,引导企业内外贸“两条腿走路”,帮助开拓多元化市场,助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打造优质市场服务,帮助企业对接优质中介机构、选准上市渠道、制定推进计划。五是优化营商服务环境。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勘验、优先发证的“四优”服务,构建跨部门协同服务新机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跨部门审批难题,提升代办队伍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代办服务,区级层面尝试设立“管理执法行为负面清单”,对涉及负面清单的管理部门及时提醒纠正,对专精特新企业实施容错纠错机制,因技术探索、政策不够熟悉等非主观因素导致的轻微违规行为,免于或减轻处罚,对成长中的中小企业以教育、帮助和扶持为主。六是完善人才支撑体系。实施精准引智提质,组织专精特新企业走进高校,开展校园宣讲和人才招聘活动,实施产教融合赋能,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在实习实训等方面合作,实施生态优化攻坚,完善“金礼遇·才无忧”人才服务体系,形成“城惠人才、近悦远来、人尽其才”的良好人才生态。

我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虽起步较晚,但增势强劲,众多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已“崭露头角”,成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区委区政府区政协的关心重视与指导推动下,在政协委员的关注支持下,区工信局将以本次提案答复为起点,持之以恒、创新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此回复,并向您与经济科技界政协委员表示感谢!

签发人:于立俊

经办人:吴云灏

联系电话:82822768

常州市金坛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