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委员提案 > 内容
关于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7-08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刘旭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迈好乡村振兴稳步伐的建议》已收悉,我局答复意见如下:

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您积极调研、深入思考,提出了我区乡村振兴中仍未有效解决的“农村人口空心化、农村资源价值转化低效、农民文化自信缺乏”等问题,提出了“汇聚乡土人才力量,再造农民组织化;建立分利秩序,构建利益共同体;挖掘优势和潜能,重塑乡土文化认同”的建议。我们认真学习您的建议,认为您的建议具有前瞻性、指导性、操作性。我局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加强组织、引导、协调、服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一、加强宣传实践,激发主体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帮助农民转变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深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宣传教育,强化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民主意识。积极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节日”、文明镇村创建、和美乡村建设、矛盾调处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全面展现农民精神风貌。认真执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二、强化人才培育,汇集主体力量。加大农村普法力度,重点宣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土地承包法、农业法,宅基地和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紧扣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全面落实“新农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万名“新农人”培育计划和“龙城英才计划”农业乡土人才选拔培养等工作,不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每年培训1000人以上。举办农村创业大赛,强化政策扶持,吸引“新农人”返乡创业,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乡村。健全“新农人”培育成长体系,加快建设“新农创”“新农匠”“新农服”“新农商”“新农干”人才队伍,努力搭建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矩阵。

三、强化乡村治理,体现主体地位。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抓乡促村,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使村民自治成为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和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主体收入。开展“乡村就业促进”行动,重点实施就业群体强技赋能计划,加快“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加强稳岗就业政策支持。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集体经营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强村公司、飞地经济、抱团发展、居间服务、参股合作等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努力打造共建共赢经营模式。繁荣乡村产业,开展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年内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至少18个,其中亿元以上3个。全年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25个、年度投资超12亿元。推动农业与文化、教育、体育、康养、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打响金坛特色农文旅品牌。实施乡村“百景千店万人”计划,支持开展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培育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展50场乡村文化活动,建设20个美丽乡村场景。2025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数量突破400万人次,综合营收达到7亿元。

五、建设和美乡村,提升人居环境。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推进指前现代农业园片区、黄金村江南水乡片区、茅山片区、矿地融合片区、金城镇和东城街道环城片区建设。推进矿地融合发展示范区整治更新,完成朱林、指前2个市级乡村片区整治更新,长荡湖“最美湖湾城”达到省级示范片区标准。年内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市级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100个,省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总数达30个。

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