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委员提案 > 内容
关于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7-08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储玉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新农人”成为“兴农人”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新农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优化培育体系、强化政策支持、拓宽发展平台,推动“新农人”向“兴农人”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精准摸排与动态管理

我区计划于2025年6月底前完成种植养殖能手、休闲农业从业者、农村的能工巧匠等群体的全面摸排,建立覆盖生产规模、技术需求、市场渠道等20项指标的“新农人”档案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与多部门共享。通过与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联动,确保信息实时互通、底数清晰,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针对“新农人”创业资金需求,我区构建了“财政补贴+金融扶持”协同机制。乡土人才:每三年选拔一次乡土人才,对认定为市级农业乡土人才实行社保补贴,乡土人才可申请无担保无抵押基准利率的纯信用贷款;对乡土人才领办和创办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项目扶持。龙城英才:大学生创业企业在乡村注册落户并正常开展生产经营的可享受市级1万元落户补贴,带动就业或税收贡献突出的创业企业最高奖励10万元;每年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资助3-15万元。对入选“龙城英才计划”的企业叠加政策支持,创业者可申请最高300万元创业贷款,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最长享受3年贴息优惠,切实降低创业门槛与运营压力。2025年,累计为129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免保费补贴82.004万元,提供低息贷款、创业奖励等扶持,降低创业门槛。

三、人才引育与技能提升

通过“外引内培”双路径强化人才支撑。一方面,立足本土需求发布“一村一策”人才订单,利用返乡探亲、节庆活动等契机吸引外流人才回乡创业;另一方面,挖掘本土“田秀才”,建立动态人才库,实施跟踪培养,整合党校、农技推广站等资源,开展集中授课、田间指导等个性化培训,重点提升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产品运营能力。近两年我区举办专题培训4期,推动150名“新农人”向复合型“兴农人”转型。2024年累计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乡村振兴头雁培训等1003人次,覆盖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形成“理论+实践”融合培育模式。通过评选“乡土人才”、“十佳新农人”等荣誉,树立典型并给予资金奖励,增强人才发展信心。

四、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我区以“长荡湖大闸蟹”“金坛雀舌”等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支持“新农人”打造自有特色品牌。通过直播电商、冷链物流等新渠道拓展市场,同步完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提升产品流通效率。建立健全地方品牌目录,将发展潜力大、产业实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品牌纳入目录管理,加大帮扶力度,力争培育更多的强势农业品牌,打造金坛品牌新名片。

五、技能培训和能力提升

开展“理论+实践”“田间课堂”等融合培训模式,聚焦智慧农业、品牌营销、电商运营等领域,系统性提升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推动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与农业主体共建实训基地,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定向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开展农业创业项目策划、电商运营等专题培训560人次,组织实地考察、农业企业家经验分享等活动,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优化“新农人”发展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