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委员提案 > 内容
关于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25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宋登峰、吴浩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高价值知识产权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强化政策扶持引领,激发高价值专利创造活力。始终秉持专利高质量的发展理念,出台知识产权建设相关政策推动高价值专利产出。2023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坛发〔2023〕16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奖励。一是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奖励15万元;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10万元;二是获中国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分别奖励170万元、85万元、35万元。

(二)深化校地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是开展河海大学—金坛区校地融合发展工作,共同推进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产学研对接活动、专利申请等11个事项,并将推进情况纳入区微笑经济创新行动年度考核,每年出台当年度《校地合作项目清单》,激励全区各板块园区、行政部门、企事业主体探索汲取高校资源路径,研究校地共赢模式,推动更多更大更优校地合作项目开花结果。二是多次赴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河海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走访,与刘建峰院长等开展座谈交流,积极推进高校专利转化运用工作。举办校企专利成果转化对接洽谈会,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多名教授上台分享多项专利研究成果。

(三)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培育高价值创新标杆。健全产业、园区、企业专利导航新模式,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标杆企业,组织企业申报各级奖项和项目,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亿晶光电和中创新航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创新航获评中国专利优秀奖和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金坛经济开发区获评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和省动力电池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项目立项;第七届常州市专利奖金奖2个,优秀奖2个。

(四)优化知识产权服务,赋能企业创新发展。一是积极利用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金坛分中心的服务功能,为企业办理专利快速预审备案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新增快速预审备案企业286家,提供专利预审辅导200余次,服务快审案件1156件;组织开展专利挖掘和技术交底书撰写等培训10余场,参与人数达500余人。二是围绕高价值知识产权,进一步扩大企业培训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多元化专业人才培训辅导机制,优化培训方式方法,逐步更新培训内容和理念。多次邀请常州大学、河海大学的专家学者针对“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风险与应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与知识产权布局”等热点话题为企业进行实务培训。

(五)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助力高价值专利培育。加强政银企合作对接,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更多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产出,着力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举办质押融资宣讲会5次,参与金城镇、直溪镇等多场银行企业座谈会,同多家银行共同走进企业洽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2024年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1笔,金额超9.15亿元。根据《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常办发〔2022〕1号),截至2025年3月累计为6家企业申报质押融资贴息补助7笔,金额达28.35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创新主体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一是企业梯队培育有待提升。从2024年授权量来看,2家头部企业(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占全区授权量的35.3%,授权10件以上的企业仅4家,5件以上25家,3件以上65家,有授权的309家。中小微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占比偏低,原创性、基础性、高价值专利产出少。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不够。460家高企中2024年有发明专利授权的169家,不足40%。且部分企业仅在申报前为满足政策要求“凑数量”集中申请或转让,导致专利与核心业务关联度低,难以形成技术壁垒,可持续性不足,造成创新链断层。

(二)创新生态与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一是尚未建立提供专利挖掘、布局、分析评议、价值评估、质押融资、维权援助等“一站式”服务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服务的覆盖面不广,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初创科技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服务覆盖不够。二是缺乏有效机制引导和培育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辖区内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代理、运营、评估、法律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短缺,全区仅2家代理机构,其中1家仅1名工作人员,全年代理案件不足10件,难以满足企业对高价值专利挖掘、布局、管理和运营的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一是强化高价值专利导向,优化政策将重心从数量转向质量,充分利用国知局苏州分理处、常州知保中心金坛分中心和本地代理机构的专业特色,优先支持符合高价值发明专利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利用好专利预审和优先审查通道取得快速授权。二是建立知识产权联动工作体系,不断深化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发挥纽带作用,聚力各板块与分局,摸排存量专利和新增专利特征,个性化制定各板块专利产出方案,挖掘企业创新潜力。

(二)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是围绕我区“十百千计划”和“五新产业”,推进知识产权服务链与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高价值专利创造运用。持续开展产业链专利导航,重点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深化企业培训服务,针对性开展高价值专利挖掘与布局指导。二是依托河海大学—金坛区校地合作,举办高价值专利技术对接活动,促进高校成果转化。三是推动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提升高价值专利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三)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培育申报1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重点面向企业提供高价值专利挖掘、布局等公益性信息服务。引导有条件的社会化信息服务机构,针对新能源、合成生物等重点产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分析评议等专业服务,促进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二是依托常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强化高价值专利运营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专利转移转化、收购托管、交易流转、质押融资等“一站式”对接服务,推动高价值专利“一网通办”。

(四)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企业、园区与高校院所共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产业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力争与在常高校院所全覆盖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运行机制,实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计划,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技术经纪人等机构或组织,发展壮大科技成果转化第三方市场,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

签发人:李俊

经办人:方蓓

联系电话:82299036

常州市金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