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响“茅山药膳”康养品牌,用“茅山味道”走出文旅新路径》提案已收悉。经区文旅局和卫健局认真研究商讨,结合其他板块和部门意见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筑基固本: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现况
近年来,金坛区依托茅山逍遥文化、生态资源,已初步构建“药膳+康养+文旅”融合发展框架:
(一)特色资源整合:茅山旅游度假区围绕“福地逍遥”主题,打造了茅山肴、茅山居、茅山行等康养产品与业态体系,将“茅山药膳”与康养、旅游深度融合。
(二)道养产品开发: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已挖掘本地风味食材,推广茅山肴·道家菜、茅山会馆、名膳居等“逍遥”主题特色餐厅,并推出金坛茅山地标美食地图,成立茅山道家菜研究院,推出了茅山颐园医养小镇、江南医院、茅山颐园健康管理中心等康养产品,市场反响良好。
(三)活动宣传赋能:通过举办仙姑美食节、丰收节等活动,持续推广逍遥饼、葛粉丸等特色美食,打造“茅山味道”文化IP。同时,区文旅局通过微信、抖音和央视《走遍中国》专题报道等线上媒体节目扩大金坛道养美食和特色食材宣传力度。
(四)专业医疗保障:我区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现有公立中医医院1家,民营中医医院3家,公立综合医院和12家基层医疗机构均设有中医科,其中3家已建成省五级中医馆(含建设单位),在后续茅山药膳开发工作中将提供强有力的医学支撑。
二、擘画蓝图:药膳品牌提升实施路径
针对提案建议,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文脉传承:构建康养文化体验体系
打造独具特色的茅山药膳品牌,以“茅山逍遥文化”为内核,秉持“千年药山,一膳养心”理念,构建“药材种植—药膳研发—文化体验”全产业链模式。在东方盐湖城、茅山森林世界等景区打造文化体验区,游客可参与养生讲座、药材采摘、药膳制作、汤剂品鉴等全流程体验。联合区教育部门打造“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开设青少年“小小药膳师”实践课程。
(二)产业协同:深化农康文旅四维融合
由茅管办牵头,联合区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等部门成立“茅山药膳”产业发展专班,统筹协调药膳产业规划、政策制定和资源整合。以“道地药材+养生文化”为切入点,深化农文旅康产业协同发展。依托茅山生态资源优势,联合区农业部门建立苍术、黄精等标准化药材种植基地,邀请专家指导,把控种植环节,确保药材品质与药效,培育道地药材品牌价值。2025-2026年联合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共建“茅山药膳研发中心”,重点开发符合现代健康需求的药膳产品。通过举办茅山养生药膳文化节、开辟中医药文化研学路线等举措,打造集生态种植、非遗传承、健康疗养于一体的复合型康养业态,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实现“一株仙草撬动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格局。
(三)品牌塑造:创新多维立体营销矩阵
制定精准推广策略,线上线下整合宣传品牌。拓展宣传渠道,利用社交媒体、旅游推介会等平台,加大“茅山药膳”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举办“茅山药膳文化节”等活动,邀请美食博主、旅游达人参与,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与周边旅游企业、中医药企业合作,推出旅游套餐,开发衍生产品。配合相关部门组织药膳文化进社区、进景区、进医院、进企业、进家庭,举办讲座、论坛、药膳比赛等活动,普及推广药膳健康知识和理念。
(四)机制保障: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支撑
2025年底前推动成立“茅山药膳协会”,吸纳餐饮企业、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参与,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促进以“药食同源”原料进行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卫健部门制定《茅山药膳食品安全规范》,确保产品品质与消费者权益。联合区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培养药膳人才,在金坛开放大学增设“药膳烹饪与营养”专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开展药膳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计划培训300人次,推动规模以上餐饮企业配备专职营养师。区卫健局将积极协助茅山药膳研发中心成立,组织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加入药膳产业专家顾问研发团队。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在本土菜系基础上,对茅山农家宴和道家菜进行改良创新,助力研发安全、有效、美味的药膳系列产品。
金坛区文旅局和卫健局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联动茅管办、区市监局、教育局和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进一步凝聚政府、企业、村民合力,推动“茅山药膳”康养品牌打造,用“茅山味道”走出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签发人:尹韧、袁永炜
经办人:耿兴宜、张兴
联系电话:82881115、82834446
常州市金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常州市金坛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