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建复〔2025〕第22号
韩小燕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新农村异地新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期间,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成果转化,切实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有序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苏办厅字〔2022〕25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和乡村风貌提升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常办发〔2021〕24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和新江南水乡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文件要求,以及农业农村局制定的农村宅基地标准(90-130平方米/户),我局牵头编制了金坛区农房图集,按照现代宜居、江南水乡、中式简约三个系列编制了10套农房供居民集中建设参考。截至目前,我区已在朱林镇黄金村、红旗圩,以及薛埠镇花山村开展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试点。
其中,朱林镇中天黄金大农场现代化宜居农房项目设有黄金村、红旗圩村两个安置点,按照组团式布置、水乡风貌建设,规划设计128㎡至320㎡9种户型,一期建设现代化宜居农房96户。其中,黄金村自建点一期36户、红旗圩村自建点一期60户,目前均已交付使用。作为全区宅基地改革试点项目,中天黄金大农场现代化宜居农房打破了农房改善原址翻建和进城入镇模式,实现了异地选址统规统建、镇域范围统筹安置,是我区农民搬迁安置的首创。
在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是用地指标紧缺。开展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鼓励新建农房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景观环境优美的村庄集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区拟建的现代化宜居农房集中建设区,均缺乏用地指标,并且农用地转用的审批周期较长,且费用较高,镇(街道)及村集体难以承受。二是农户建设意愿不强。经过前期摸底调查,全区有意愿通过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来改善居住条件的农户不多,主要原因是农户期待政府拆迁的心理预期强烈,且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比较严重,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城、镇有住房,农村的房屋基本都是老年人居住或闲置。另外还有一部分有意愿建房者受宅基地资格权的限制无法建房。
下一步,我局也将联合资源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结合镇村建设,充分考虑农民群众对改善住房条件的实际需求,深入各村开展意愿调查,了解农户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实际住房改善需求和集中居住的选择意愿,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农房集中建设。
感谢您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签 发 人:顾逸佳
经 办 人:马胜龙
联系电话:13813517725
常州市金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6月24日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