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重点工作
|
具体任务
|
主要内容
|
1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组会第一议题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教育引导职工自觉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安全摆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
|
2
|
提高站位,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
压紧压实班子领导责任
|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组会、局务会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负总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印发局领导班子2025年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清单。持续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宣讲活动。
|
3
|
压紧压实部门主体责任
|
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根据“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制定2025年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清单,围绕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内部安全管理、网络安全、业务基础设施、人影作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事项,进一步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安全措施分解到人,确保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无盲区,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充分发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抓总作用,履行职责。
|
4
|
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考核
|
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体系,把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安全生产履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工作重要内容。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执纪问责,紧盯安全责任落实,对因责任落实不到位、玩忽职守等引发安全事故的,坚决严厉查处、严肃追责。
|
5
|
聚焦重点,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
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
|
推动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纳入政府安全监管体系。与空管、公安、应急等部门建立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根据省、市局工作部署,建立健全作业指挥人员标准化操作流程、站点确定和退出规范。加强作业装备和弹药运输、使用等安全管理,及时做好作业人员的备案和培训,落实好空域申请、作业安全保卫、作业站点巡查等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人影业务制度规范。组织好规范使用布控球、手持机、智能头盔等物联网装备和平台。开展人影作业操作演练和安全应急处置演练,提升作业安全能力和水平。
|
6
|
加强防雷与升放气球安全监管
|
推动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加强与应急、商务、文广旅等部门沟通协调,切实全面落实易燃易爆、旅游景区等场所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或场所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行政许可工作。梳理、更新防雷重点单位名录库,确保监管对象“底数清、情况明”。持续推进防雷重点单位分类分级监管,采用“双随机”和“全覆盖”互补模式,利用江苏省防雷检测智能监管平台,对防雷重点单位和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开展监督检查。严格升放气球活动审批,依法依规审查申请单位的资质、升放环境、升放期间的气象条件及其他安全条件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对升放气球活动的日常巡查力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适时公布典型执法案例。
|
7
|
抓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安全管理
|
严格执行《中国气象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开展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和外审工作,确保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无问题。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制度和流程,健全日常巡查巡检制度,关键业务系统实施双备份。加强观测设施安全管理。做好观测场室防雷安全,组织对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场(室)防雷设施现状开展全面排查。严格落实中国气象局《网络安全管理办法》《气象数据管理办法》等各项规定要求,认真做好气象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管理工作。
|
8
|
完善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气象服务保障
|
持续提升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
完善递进式气象服务,强化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联动,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人工智能本地化应用,强化上级预报指导产品、数值预报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推动江苏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平台SWATCH2.0的本地化应用,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推进全区暴雨、强对流天气、台风、高温、寒潮、暴雪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建设,推进分灾种、分行业专项预报业务服务,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完善细化预报预测产品精细到镇,制作精细化预报。
|
9
|
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和应急联动
|
健全与应急管理、水利等联动部门的灾害性天气应对联动和高等级预警信号应急叫应工作机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预判预警和应急联动。加强大雾、道路结冰、强降水等交通高影响天气的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建设,提升城市交通气象保障水平。以区级气象服务需求为导向,调整业务布局与业务流程,构建“市-区一体”的新型气象服务模式。
|
10
|
强化保障,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斗争
|
做好办公场所内部安全管理
|
以“生命至上、隐患必除”行动为主线,针对防设施设备、用水、用电、用气等易产生安全隐患的事项,开展“起底式”“穿透式”安全检查,深入查找安全防范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对发现的问题隐患立即组织整改。加强对办公场所、职工宿舍、食堂、机房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加强车辆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车辆派遣、使用、维修等制度,确保行车安全。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健全重点领域单位自查、专项检查、综合督查的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体系,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局办公室每年组织开展4次工作检查,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综合督查,督促责任落实和隐患整改。
|
11
|
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
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安全宣传咨询日等活动,聚焦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保障安全生产等内容,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政策法规、防灾减灾、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知识,积极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五进”活动。灾害性天气过程,开展“一过程一策”的灾害性天气科普宣传。深入排查、全面修订完善应急处置、应急逃生等内部安全应急预案以及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气象服务保障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常态化、实战化演练。年度内,至少开展2次全员应急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