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管办(西城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融合发展机遇,聚焦“五大行动”,凝心聚力、乘势而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坚持项目牵引,推动经济发展。强化“三个一切”工作理念,全力推进项目招引建设,落实企业挂钩服务机制,聚力提速经济发展。强化经济运行监测。上半年,长管办(西城街道)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0%;工业开票销售收入26.19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3.7%;规上工业总产值2.4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6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6.4%;纳入核算行业营业收入10.0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4.1%;限额以上贸易销售额12.1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0.2%(其中社零总额5.62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0.5%)。攻坚项目招引建设。上半年签约引进项目13个,其中备案投资10亿元项目1个、1亿元新兴服务业项目1个,超1000万元新兴服务业项目6个、现代农业项目1个,科技人才项目4个;新增省、市重大项目各1个,HW人才申报7个。河海大学产教融合创新示范中心项目(年度投资3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2.04亿元。大力开展营销推广。策划举办“岁首迎新春 非遗新体验”在坛外籍青年人才交流、“百鸟共筝 河你有约”长荡湖风筝季、“洮湖雅集·趣西坊”文明集市、萌宠派对、长荡湖籽虾亲子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展现金坛文化魅力,不断增强游客群众的体验感,4个项目入选第七批常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会同区文旅局在南京等地举办多场文旅推介活动,持续提升长荡湖知名度、美誉度。
二、强化统筹协调,促进融合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构建优势互补空间格局,持续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全面融合发展。加大长管办、西城街道融合力度,梳理出台项目采购、公(商)务接待、车辆(船艇)管理、规划建设运行、工程项目结算审核、厉行节约等6项内控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在会议组织、工作推进、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强协同,高效推进党政领导、机关部门挂钩联系村(社区)、企业工作机制,为区域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化校地合作。加强联动协调,重点跟踪推进河海大学工程结算审计,全面推动项目财务决算、资产置换等重点工作。聚焦重大项目,河海大学产教融合创新示范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河海大学国际交流中心进入方案深化阶段,河海西坊青创空间、河海大学创新创意小镇平台等项目有序运行。提升履职能力。结合“三定”方案及权责清单,量化分析部门职能与人员配备情况,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确保“事事有人干”“项项有规范”。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摸排调研,对班子结构合理性、履职成效、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深入研判分析。
三、加强长效管护,提升环境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优势不断凸显。湖泊生态稳步提升。开展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修编,近期将组织专家评审。持续实施生态保护项目,人工鱼礁(鱼巢)营造、圩区联通等工程已进场施工。今年1—5月,长荡湖湖心国考断面总磷平均浓度0.054mg/L,同比去年下降28%,其中1—4月份湖心区总磷浓度均在湖库Ⅲ类水标准(0.05mg/L)以下,长荡湖涑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优于湖库Ⅲ类水标准。发挥“湖长制”作用,完成市级湖长交办工作16次,查获各类渔业违法违章案件30起,多措并举加强垂钓执法监管。污染防治坚决有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依法关停1家VOCs排放量大、异味较大的企业。强化大气监测点三公里内“控烟”“控尘”,对219家中小型餐饮单位油烟净化器进行清洗。对新一批次排污口开展核查,花鸟市场排口已完成整治待销号。加快制定镇广河“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已完成水质取样送检、沿线管网摸排、无人机飞巡等溯源工作。对涑渎社区、方边村、黄庄村、城南村的未接管户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托运,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覆盖、全处置。美丽乡村持续发力。深入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黄庄区域800亩连片标准化池塘改造、岸头集镇雨污管网及燃气接管、九里村村庄环境整治等项目进场施工。加快编制2025年度岸头河生态河道、幸福河湖、新建河省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方案,完成21户农房改造。加速农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陌上花开”土地清障、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种植,方边村农旅融合项目进场施工。方边村获评“全国文明村”称号。城市管理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危污乱散低”综合整治,完成3家点状问题企业整治和4宗临时用地复垦,盘活存量工业用地12.9亩,腾退土地空间34亩。扎实开展城乡环境“五乱”治理大提升行动,制定29个“治顽疾”、20个“提品质”重点项目,70处闲置地块形成“一地块一方案”,重点对相关地块和城中村进行专项治理。推进物业管理提升工作2.0升级版,新组建5个业委会、38个物管会,打造“阳光、平安、和美”物业。
四、聚焦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推广基层社会治理“儒林实践”,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治理质效。进一步推动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持续优化“长荡湖&西城”APP模块,加强信息上报、流转、处置全过程监管,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推行“一干部一网格一清单”机制,优化调整网格布局,整合为96个综合网格、21个专属网格,同步配齐96名专职、222名兼职网格员及410名志愿者。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街道牵头的4个保交楼项目已完成2个,化解重点历史遗留问题1件。筑牢安全屏障。聚焦工贸企业、大型商超、社会面小场所等领域,深入开展“厂中厂”专项治理、“拆窗破网” 等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司马坊步行街、一席婚礼酒店、优居公寓、东鑫方大酒店等场所隐患整改。开展大型商超、工贸企业、群租房、小区住宅等应急演练40余场。保障民生幸福。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金彩花园进场施工,东园、仓房、北门等小区预计6月底完成招标。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编制街道高频事项业务指南,构建完善“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全科社工”工作机制。加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深化“银杏园”养老服务、“中医市集”健康义诊、“袋鼠妈妈的口袋”儿童关爱等工作品牌,推动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助餐服务、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工作落细落实。
五、突出党的建设,强化政治保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基层党建。全面完成257家“三有”企业摸排工作,联合美团外卖、饿了么打造户外劳动者驿站2处,协同社工部共建金沙暖“新”驿站1家,切实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利服务。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洮湖学堂”“崟风远航”5期,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采用“季度评价+年终考核”方式,推进机关部门、村(社区)差异化考核,进一步激发干部积极性,提升基层服务效能。抓实作风建设。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在学深悟透、查摆整改、正风肃纪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