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贤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汇聚振兴力量、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引入主体参与共建”的建议
2023年以来,全区积极对接《小康》杂志、乡立方、浙江宇联信息等市场主体对接,构建多形式、多功能的乡村产业新业态。目前儒林镇湖头村借助长荡湖渔文化及水生态资源优势,引入社会资本投入1000万元,已签订招商协议;金城镇前庄白塔片区引导现有鸣源牧场、淞禄智慧渔场、原丘牧场等农业企业参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吸引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薛埠镇泉江村以茶产业为主导,引入芥舟民宿、大常金生态农业旅游为配套,打造“茶·宿”一体化的特色产业。
关于“注重统筹城乡规划布局”的建议
我区在和美乡村创建过程中,紧扣“532”发展战略和全区“五大行动”,强化片区化打造、组团式推进、带状型发展导向,创新提出乡村产业单元发展模式,构建“2+20+200”和美乡村建设架构,点线面推进镇村联建联创,推动朱林和指前2个市级示范片区、37个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244个市级整治达标村建设,促进生态、生产、生活有机融合。在“两湖”创新区战略支撑下,以15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村为基础,融合9个“两湖创新区”重点村庄,发挥滨湖新城建设和河海大学科创力量,着力建设环长荡湖“最美湖湾城”省级示范片区。在此过程中,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注重体现农村特点、着力保留乡村风貌,严格专班决策团队、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双重审核机制,严把“资金平衡方案”“规划设计方案”双项认证,力争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典案例。
关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在产业发展方面,坚持三产融合、多元探索,加强改革赋能,盘活宅基地、村集体用房、农林场房等多种沉睡资源,创新利用方式,因地制宜拓展“政府平台+社会资本”多元化结合产业发展路径,以工业化、园区化思路壮大产业发展,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为载体,推动现代化大农场、农业品牌等建设,加快中天黄金大农场等重点项目进度,创新经营模式、讲好农耕故事,持续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热度,今年已新招引农业农村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34.1亿元。
关于“引导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建议
为了建立相应机制,引导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流向乡村,引导本土走出去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医生等新乡贤,返乡定居、创业养老,成为乡村治理新力量;引导当地大学生、务工能人、转业军人等,返乡创业,城市居民、社会企业等下乡兴业,形成乡村建设合力,我局相关政策已经形成了《常州市金坛区进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包括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有序流动、推进非成员户农房更新、探索人才加入机制等,目前正在征求部门和板块的意见中。
关于“向乡村延伸基础配套与服务”的建议
当前主要结合2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片区更新、省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环长荡湖片区和市级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庄创建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完善各类基础配套及服务。目前今年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改造 800余户,黄金村、红旗圩村集中建设区方案已确定;管道燃气延伸工程、县道大修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进场施工;东风排涝河综合整治、芦家场灌区改造、白龙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即将完工,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建设8条、14.93公里,整改提升户厕125户。同时大力推进乡村医疗互助及新能源设施建设,扎实开展第七轮结对帮扶活动,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计划,聚力乡村建设,推进全域社会服务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