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6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依托咪酯(在中国境内批准上市的含依托咪酯的药品制剂除外)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从2023年10月1日起执行。
一、依托咪酯被列管意味着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就意味依托咪酯(在中国境内批准上市的含依托咪酯的药品制剂除外)属于刑法意义上的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吸毒被查获,公安机关会对吸毒者予以治安处罚,再根据是否成瘾以及是否成瘾严重,分别作出责令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如果是吸毒后驾驶机动车,或是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的人员,将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二、依托咪酯到底“毒”在哪里
依托咪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为非巴比妥类静脉短效催眠药,在医疗上主要有水剂和乳剂两种剂型。因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且无组胺释放作用,因此是麻醉诱导常用的药物之一。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全麻诱导,也可用于短时手术麻醉。此外,还可用于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三、依托咪酯可引起的毒性反应
1、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研究发现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持续时间久,甚至长于镇静催眠时长,存在降低危重患者的存活率风险。主要作用机理是依托咪酯通过影响11-β-羟化酶和17-α-羟化酶的活性,导致由11-脱氧皮质醇转化成的皮质醇数量减少,醛固酮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出现暂时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2、肌阵挛。全身麻醉诱导阶段使用依托咪酯发生肌阵挛的概率高达50%—80%。依托咪酯可与中脑黑质、纹状体等部位的多巴胺受体竞争性结合,减少内源性多巴胺的生成,导致肌阵挛的发生。还有研究表明依托咪酯通过和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结合,抑制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进而抑制大脑皮质等高级中枢,使皮质下结构等低级中枢表现为脱抑制,使骨骼肌肌肉运动更为敏感,引发肌阵挛。
3、神经毒性。依托咪酯全身麻醉会对发育期大脑造成不良损伤,这是由于依托咪酯作为一种能够完全抑制大脑活动、阻断神经元兴奋的麻醉药,会较大程度上对发育中的神经元兴奋进行抑制,并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在较大程度上升高,从而使得神经元出现较大程度的损伤与凋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