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好老年人就餐难这一问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区民政局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区养老助餐补贴标准和服务模式进行了适当调整。
政策调整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助餐使用范围更扩大化。之前的助餐政策只能在本辖区范围内,且我区只能在城区范围内享受助餐补贴。新助餐系统投入使用后,全市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实现数据联通,即我区老年人可以在常州市任意一个助餐点享受助餐服务,跨行政区域补贴政策统一为每天补贴4元(法定节假日除外)。二是申请服务流程更便捷化。之前农村的老人如需申请助餐服务,需要去城区助餐点进行登记申请,较为麻烦。新政策实施后,农村老人可在户籍所在地村、社区进行登记申请,申请成功后老人信息直接录入系统,老人就可以在全区任何一个助餐点就餐,便捷地享受助餐服务。三是助餐服务模式更多样化。除了继续保留之前的“中央厨房+配送”模式外,目前与运营情况良好、群众口碑较好的餐饮企业合作,试点先行,在完成局部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开设老年餐桌,极大地丰富了就餐的选择面,符合当下老年人对高品质助餐的需求,目前全区日均供餐量约为850余份。
下一步,民政局将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并重,突出助餐点场景拓展、对象拓展,努力打造综合为民服务“新空间”,持久绘就“五常”新图景,以“小支点”撬动“大幸福”。一是大门常开。老年助餐点的大门始终敞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联合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上门督导,切实守牢安全底线。二是饭菜常香。聘请老干部、老党员等老年志愿监督员,征询合理建议,监督菜品质量,让老年助餐点的“烟火气”更浓,“饭菜香”更持久。三是活动常办。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餐桌在非就餐时间成为“书桌”“茶桌”“牌桌”“会议桌”,切实把暖胃、暖心的活动办在助餐点,把快乐送到百姓身边。四是服务常在。秉持“服务跟着需求走”的工作理念,融入健康养身、休闲娱乐、心理慰藉、技能提升等服务。五是群众常来。着力将老年助餐点建成老年人助餐幸福家园、志愿者服务新空间、群团活动主阵地,成为人气最集聚、区域最温馨、群众最向往、社区最幸福的地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