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发改局:扛起“上游担当”,打好洮滆片区试点收官战
  信息来源: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4-08-26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近日,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我区长荡湖大闸蟹、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等入选江苏省典型生态产品图谱。其中,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不仅作为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有效促进太湖上游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持续向好,同时也为长荡湖大闸蟹等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品牌支撑。

自2022年获批开展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以来,金坛区以优化空间格局、绿色生产生活、流域控源减污、生态系统修复、治理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控源减污,打好水环境治理组合拳

围绕“控源减污、生态扩容、科学调配、精准防控”治理思路,金坛区将长荡湖水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协调联动,统筹谋划,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污染治理、城乡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处置、河网综合整治等9个方面出真招、强实效,持续推进洮滆片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金坛区23个重点项目建设。第一污水处理厂移址新建、儒林污水处理厂移址新建、茅东污水处理厂扩建和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工程建成投用,加速实施金沙老城雨污分流、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开展涉磷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整治,确保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稳步提升。2023年,全区11个国省考断面优Ⅱ比例36.4%,创有考核记录以来最高值;长荡湖心总磷0.082mg/L,同比下降21.2%,长荡湖水质达到Ⅳ类,达10年来最好水平。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常州市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获得省级“点赞”。

二、发展向“新”,共绘长荡湖风情新画卷

金坛区持续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通过采取退圩还湖、围网拆除、生态清淤、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系统性开展水生态系统修复和区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有效解决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水患、水质、水源、水景”等方面问题,区域内动植物资源显著提升,物种从440种恢复到759种,新发现早熟禾、马唐等陆生高等植物38种,鸟类增至222种,其中不乏青头潜鸭、黄胸鹀等全球极危鸟类,实现长荡湖从生产型湖泊到生态型湖泊的转变。得益于长荡湖“生态美”,长荡湖马拉松、长荡湖音乐节等赛事相继举办,长荡湖籽虾节加速水产“出圈”。位于湖区东侧的柚山村,依托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修复废弃矿区口、建成宕口遗址公园,打造“峭壁悬宕”网红景观,推广特色水产养殖,有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2023村民人均收入达5.6万元。

三、产业转“绿”,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以打造“新能源之都”示范区为抓手,金坛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绿色生产力。推进蜂巢能源、中创新航、亿晶光电等一批龙头企业加速建设,已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最长最强地区之一。加速推动新能源“发储送用网”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岩盐矿资源禀赋,全球首座非补燃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一期项目在坛并网投运,截至目前,项目已经连续安全运行近800天,完成储发周期超420次,提供调峰电量2.8亿度,同时引进华能金坛综合能源利用项目,全力打造矿地融合发展示范区。2023年,金坛区GDP同比增长8.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5%,新能源产业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024年是洮滆片区试点“收官之年”,金坛区将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力打造太湖“前置库”“净化池”,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答好时代命题,扛起“上游担当”,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