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场回收、政府处置、合理补助、广泛宣传”的思路,金坛区强化责任担当、构建长效机制、向新逐质,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置工作,助力农药包装废弃物“变废为宝”。
一是完善回收体系。结合金坛区作物生产和农资经营点布局情况,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二级回收点75个,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一级回收点2个(常州市金坛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常州金坛丰乐农资有限公司),覆盖全区6镇3街道。二级回收点以便民为原则,直接回收农药使用者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一级回收点负责回收、转运农药包装废弃物,并对收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压缩打包、登记造册和临时贮存,达到一定数量时,联系区农业农村局进行转运、处置。
二是创新处置模式。从一级回收点到处置机构的转运及无害化处置由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区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商请区城管局、金坛生态环境局同意后,金坛区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方式转为焚烧发电,极大地降低了处置成本,实现资源化利用。2023年金坛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金坛区12345政风热线栏目、融媒体等平台,结合科学用药进万家、小麦、水稻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等活动,宣讲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及无害化处置工作的重要性,普及回收政策,指导农药使用者在用药、配药过程中通过清洗等方式充分利用包装物中的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另一方面,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培训,邀请江苏省植保植检站专家授课,专家围绕如何科学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解读,现场各镇(街道)农村工作局、农药经营单位等150余人参加学习。2023年,累计悬挂农药包装废弃物宣传横幅66条,发放宣传资料1600余份,发放宣传袋850个。
四是构建回收机制。一方面,通过整合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项目资源,紧扣农药规模使用主体,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作为项目申报前置条件,倒逼农药使用者主动回收。全区700余户水稻规模种植者(20亩以上)参与回收,形成了适合本地区科学高效的回收处置机制。另一方面,结合我区农药行业安全生产检查、农药经营许可条件保持情况排查等行动,制定农药经营单位监督检查计划,督促农药经营者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规范出具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凭证,如实记录回收台账。
五是开展监测评价。根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评价规范》(T/JAASS7-2021)中明确的评价内容开展回收监测评价工作,区农业农村局与各镇(街道)农村工作局有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采取交叉互评方式进行,随机选取各镇(街道)农药经营门店、农田、村庄各3个开展实地抽查,走访问询部分农药经营者。2023年金坛区农药包装废弃物监测评价优秀,良好以上占比95.21%(区级)。
2023年,金坛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量补助不超过6500元/吨,涉农乡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全覆盖,累计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54.6吨,无害化处置54.6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常州市级监测评价优秀,良好以上占比93.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