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居然凌晨三点就到这了,比我预想的快了一小时。它们没到家,我都不能安心睡觉。”指前镇养殖户万芙军眉开眼笑地和我们讲述了他当下的喜悦心情,而让万芙军翘首以盼的大眼幼体蟹苗,已经由区水产业党支部的党员们跨越300多公里带回了塘口。
送“苗”回家,办好蟹农的揪心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苗种是河蟹养殖的首要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河蟹养殖的产量、规格和最终效益。为了打好“大眼萌宝”健康成长的基础,金坛区水产业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本地区渔业服务工作提档升级。今年三月,该支部党员对有订购需求的养殖户数量进行摸排,积极与上海海洋大学的育种团队对接联系,用心做好蟹苗选购的基础工作。近日,水产业支部党员们把来自盐城市射阳县蟹苗供应地的“大眼萌宝”们带回了家。安全收到蟹苗的农户激动地说道:“这些党员同志免费帮我们去射阳县取苗,还让专业人员帮我们送到家,不仅节约了我们的运输成本,还降低了路途上蟹苗的护理风险,这项服务真的很便民!”金坛区水产业党支部负责人深知“大眼幼体”承载着蟹农对丰收的期待,必须保证当天抵达至养殖户手中,要求工作人员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更要保证质量。经过前期的细致谋划,“大眼幼体”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牢牢把控住了蟹苗的“质量关”,降低了蟹苗在运输中的应激风险,大大提高了蟹农的抗风险能力,以实际行动为养殖户增产增效做好服务。
望“苗”成长,办好选育的关键事。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小小的蟹苗决定着大闸蟹产业链一年的产量和效益。在集中拿苗的现场,养殖户们诉说着自己对“大眼萌宝”的养殖体验:“这两年我一直在养殖大眼幼体,品质没话说,一年更比一年强。”“我去年就开始养殖大眼幼体蟹苗了。活力蛮好的,肥满度也很够。”养殖户们的团宠大眼幼体蟹苗为何如此受欢迎?它的优质源自其“父母”的基因。第四代“长荡湖1号”(暂定名)河蟹亲本抗病性较强,每亩的平均产量比较稳定,越冬的成活率也比往年更高。为了能给选育工作提供更丰富的实验依据和参考数据,蟹苗品质的把握在高度重视前期选育工作的同时,也要频繁地开展育苗实验。当前,该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结合上海海洋大学育种团队尝试把“长荡湖1号”(暂定名)河蟹的A系和B系进行杂交,根据A系、B系杂交后的发展情况,深度解析亲本遗传性上的疑问,进一步验证蟹苗优良性状的遗传情况,以此促进蟹苗产量在稳定增长、生长规格上更有优势。
护“苗”周全,办好塘口的暖心事。“池塘水质对养殖来讲很重要,溶氧高了,螃蟹就长得又快又好。”区水产业党支部党员周文全向刚拿到大眼幼体蟹苗的养殖户告知养蟹的注意事项。养殖户俞卫忠在位于直溪镇的6亩塘口中投放了蟹苗26斤,与同期相比多购买了6斤。他表示:“我挺满意去年的螃蟹亩产值,要谢谢‘塘口大学堂’的党员们,去年一年给我提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塘口大学堂”是该区水产业党支部的党建服务品牌,以全区13万亩塘口为服务阵地,全年服务“不打烊”,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形式为养殖户们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全力守护好当地水产业发展的每一步,已成为当地水产养殖技术的“充电站”。该支部书记陈文彬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服务好一线的水产养殖户们。定期了解蟹农的池塘水质,充分保证水草的多样性和大眼幼体的放养成活率,让‘大眼萌宝’能够在今年秋季成长为膏黄饱满的成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