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是继领土、领空、领海之后的“第四国土”,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常州市金坛区含岩盐区总面积60.5平方公里,盐卤开采后形成了巨大的地下空间——盐穴。规范、有序、高效利用盐穴地下空间进行更广泛、更深刻、更有层次的综合应用和地方融合,将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地区能源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规划引领擘蓝图。金坛区提前谋划,积极部署,深化编制《常州市金坛区盐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形成“1+3”规划体系,旨在立足金坛区盐穴资源优势,锚定发展方式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聚焦盐穴储能首位产业做大做强,探索盐穴利用领域拓宽与技术升级,推动盐穴利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强多产业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实现以盐穴利用撬动地方经济新增长点,为开创金坛跨越发展新局面、助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以高质量的规划引领盐穴综合开发利用,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盐穴资源利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金坛样板”。
调峰保供稳安全。盐穴具有体积大、密闭好、稳定性高的特点,是天然的密封罐,适用于各类储能项目。经过多年建设发展,金坛地区储气库规模全省领先,目前14家盐穴综合利用的市场主体共建设6个大型盐穴储气库,其中4座已投产运行;计划建设的155个井口已有63口投用,形成库容约23亿立方米,工作气量14亿立方米。截至2024年2月21日,4座储气库累计采气量突破70亿立方米,按照每户每天1.5立方米用气量计算,可满足长三角地区4666万户家庭调峰期的燃气需求。金坛盐穴储气库集群服务于国家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是西部地区天然气进入东部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中转枢纽,为长三角天然气的供应保障、调峰和应急储备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示范应用敢首创。2007年2月,中石油西气东输金坛储气库注气投产,这是亚洲第一座盐穴储气库,对盐穴开发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2022年5月,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一期项目正式投运,建设规模为60MW,是全球首座非补燃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唯一的国家试验示范项目和首个投产的商业化电站。科技部挂牌项目“中盐H项目”开启了盐穴储氦应用第一步,建成投用后对我国氦气稳定自给和进一步提高我国盐穴综合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盐穴储气库技术研究中心”“盐穴储氢储氦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盐穴储气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产学研平台先后落地,集聚中科院院士3名,汇集了清华、浙大等重点高校人才团队,促成了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