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坛区交通运输系统上下齐心,奋力拼搏,创新推进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年度成绩单,全年共获得省级荣誉15项,市级荣誉8个。其中,成功获评全省物流达标县,茅山旅游大道等2个项目获评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奖,金坛“绿野仙踪”获评全省十大优秀农村公路品牌,这些“含金量”极高的荣誉,进一步提升了我区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力。
一年来,区交通运输系统紧扣全区中心大局,围绕“五大行动”持续发力,全面提升交通引领作用,为全区“美丽常州新样板”建设贡献交通力量。精准服务“两高”展现新形象。高铁作用实现最大化。沪宁沿江高铁于9月28日正式通车,金坛彻底告别“境无寸铁”历史,并形成强大“后发优势”,有效助推城市能级提升。金坛区积极向上争取,金坛高铁运营线路四通八达,金坛站日停靠列车51列,截至目前金坛站到发旅客数量已突破80万人次。优化公交,接通高铁运输“最后一公里”。新辟和优化高铁枢纽公交线路11条,实现高铁与城市交通的无缝对接,最大程度放大高铁对地方发展的作用。健全机构,高铁枢纽管理更加高效规范。成立金坛高铁枢纽管理办公室,持续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了高铁枢纽区域的高效运营和长效管理。河海出行力争最便捷。开学前,提前谋划,先后优化112路、235路和238路,新辟126路(河海专线)、128路和124路等6条线路覆盖河海大学周边,串联起金沙老城、医院商圈、客运站、高铁枢纽以及旅游景区等,保障河海师生员工日常出行需求。开学迎新期间,及时调度出租车,开通校内公交,方便提前到校师生校内外通行。9月上旬,根据新生报到人数及到达时间,及时协调调度公交车辆,采取流水发班,无缝衔接运送新生直达校区宿舍。开学后,针对周末和节假日期间河海师生出行需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适当增开班次,调度机动运力,有效疏散景区、商场、车站等公交站台客流,确保了公交运营平稳有序。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调配旅游包车39辆次,运送河海大学师生1523人,为河海师生按时离校提供保障。
交通惠民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完成2大类4小项交通类民生实事工程。深入推进常金公交一体化建设,在持续强化常金公交88路的基础上,2023年又开通金武公交89路和儒林至湟里毗邻公交335路,累计运送旅客约90万人次。全力破解影响公交发展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全面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改革,区公交公司于7月1日起正式接管全区城乡公交运营。改革后,金坛公共交通实现“两降一升”:即乘客乘车成本下降;公交线网总运营里程下降;客运量环比增长30%以上。同时全面推进全区公交线网规划,加强了城区、重点板块、旅游景区、镇区与高铁枢纽、客运站的之间联系。新增7条公交线路,调整29条线路走向,实现行政村和集中居住点到城区中心区域的公交直达率达60%以上,实现铁路客运站和3A级以上景区公交通达率达100%。2023年12月26日,常州电视台对我区交通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了2分钟的专题报道,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运输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全力推进“公转水”,金坛港至上海洋山港“河海直达”航线开通,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获批,集装箱吞吐量累计突破10万标箱。
公路整治点“靓”城市新名片。高标准完成沪武高速金坛东、沪武高速金坛等2个高速公路互通,金武快速路与G233交叉口、G233与河海大道交叉口、S240与S239交叉口、G233与直荣线交叉口、S265与白茅线交叉口等5个重要节点,S340(G233先导段-扬溧高速)、G233(岳阳村段)、S240(金沙大道-S340、金坛东互通-河海大道、当升科技段)、X306和X252等共计44.03公里重要路段的环境整治提升,全面提升公路颜值,打造全新的城市名片。(金坛区交通运输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