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年实践,国内首个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完成建设,在新能源产业链密集的金坛经开区探索出了一条城区绿色转型路径。该示范项目以园区综合能效提升为主要目标,通过制定规划、政策激励、项目落地等方式,助力园区逐步实现“双碳”目标。
位于金坛经开区的金沙·紫东公寓,是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中推动能效提升的示范建筑案例。公寓4号楼按照可持续建筑的要求实施,运用空气源热泵、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系统,在项目实施期间邀请德国企业参与建设,进一步提升能效并计划取得德国DGNB银级认证。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绿色供应链研究室副主任许明超介绍:“紫东公寓4号楼采用了BIPV技术,做到了就地取材,推动了金坛经开区企业优先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用到园区建筑上,这其实是一种产品消纳,推动了园区内部循环。”
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从2020年12月至2024年12月,历时4年。在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框架下,中德执行机构和专家团队针对金坛经开区制定了《综合能效提升规划及启动区实施方案》,在有效实施综合能效提升措施后,金坛经开区将在2030年达到能效提升12%、碳减排12%。方案还提出中长期共计50项综合能效提升的措施建议。许明超表示:“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首次把园区综合能效提升作为一种专项规划来做,对园区‘双碳’目标的达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自项目启动以来,金坛经开区绿色节能转型能力明显提升,指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9项,园区企业获评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2个、市级智能车间(工厂)38个。通过综合能效水平分析,相比2021年,2024年园区综合能效水平提升6%,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6%,建筑能效上升10%。2023年,金坛经开区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园区”。同时,园区对德合作不断深化,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已集聚德语区企业65家,总投资超23亿欧元,产值超70亿元。金坛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姜文阳表示:“项目实施过程中,除形成了一项规划、先行了部分试点项目外,还引领了金坛经开区部分企业开展了绿色能源节能转型和升级。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加大相关交流,不断挖掘园区载体和平台潜力,进一步为金坛经开区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