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全域养殖池塘标准化、示范化改造,金坛区朱林镇以全域养殖池塘提升改造为契机,实施池塘尾水改造水域环境整治提升,探索构建数字化、智慧化、少人化、绿色化养殖示范基地,重点建设500亩的唐王村智慧渔场,建设尾水生态净化区,项目建设涵盖全周期养殖环境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全生命周期水产管理系统、全过程养殖自动化设备、养殖智能化提升,预计总投资188.75万元。
为推动池塘生态化改造,唐王村在智慧渔场建设中加装尾水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渔场总磷、总氮、悬浮物和COD-Mn等水质数据,通过在养殖池塘安装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实时在线监测养殖用水水温、溶解氧、pH值,在养殖基地配户外气象站,采集气温、气压、湿度、降水、光照、风速、风向等外部环境数据,连续监测生态净化区养殖尾水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悬浮物、pH等参数。
智慧渔场引入无人渔船系统、环境监测模块、环境控制模块、无人机智能饲喂模块、智能安防模块、智能主控模块,通过加装集中型远程终端控制器与各类型增氧机、水泵等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养殖设备智能控制和渔场作业远程管理。
唐王在智慧渔场项目建设中还将对鱼塘生态护坡、净化区进行整形,根据湿地植物的耐污性能、生长能力、根系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价值和美观等因素,在4390平方米净化区种植香蒲睡莲等挺水植物,将现状水渠改造为净化区排水渠,在现状排水渠关键节点新建排水控制井,同时兴建3米池梗和过滤坝,实施引、排水工程,在生态沟渠末端各建设1座溢水井,保留原有排水沟的功能,建设排水控制口6个,铺设1米、0.5米过路管,常规情况下池塘排水通过管道进入净化区,打开控制插管恢复至初始排水方向,确保塘排水通过动力提升至现有水渠和新建排水渠,然后重力流入净化区。
唐王村智慧渔场在尾水处理上转“末端治理”为“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治理,循环使用”,以控制单元为空间基础、以断面水质为管理目标、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实现养殖户主体小循环、片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推行科学的养殖模式,完善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工程,规范其使用方法,对池塘养殖水质和区域排放水质进行全程监管,智慧渔场治理尾水的做法对朱林推动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尝试,对农村水产种植养殖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