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旗圩村深入践行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双百”攻坚行动,紧紧牵牢党建“牛鼻子”,紧扣村级组织阵地、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关键领域,锚定“一村一品”不放松,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红旗圩村将严格落实“红色领航·百村奔富”强村富民专项行动要求,以打造全区乡村振兴示范点为目标,高标准建设新党群服务中心、无节水芹基地、高标准宜居农房,推动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一、走好党建引领路,从“组织强”迈向“全域强”。
一是建强“桥头堡”。将乡村振兴党旗红“争先创A”行动,作为2024年红旗圩村书记党建项目,依托网格党组织体系、网格党群直通站、新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村党组织服务保障能力。二是育好“生力军”。充分发挥村干部、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4支生力军作用,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三是提振“精气神”。继续推行“党员红细胞”工程,党员身体力行满足群众微心愿,把服务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见行见效,切实推动红旗圩村从“组织强”迈向“全域强”。
二、走好一村一品路,从“小康村”迈向“幸福村”。
一是招商引资“找钱”。大力引导社会资本下乡,村集体以土地、厂房入股方式,支持金唐农业、嗡嗡食品、汇源果汁等企业发展无节水芹深加工,实行收益分红模式,增加村集体收入。无节水芹基地建成投用后将为村级经济带来每年70万元的纯收入。二是有偿服务“挣钱”。采取“党组织+公司+农户”“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形式,开展政策传递、原材料供应、产品初加工、拓宽市场等有偿服务,把无形劳动都变成有形资产。预计可为500多名农村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创造就业机会。三是盘活资产“生钱”。将抱团理念应用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江苏珠琳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为村集体增加收益105万元/年;利用片区整治契机,将鱼塘、耕地等380亩集体资源重新整理发包,增加收益45万元/年。
三、走活融合共建路,从“环境美”迈向“生活美”。
一是创新机制融合。将“支部领航、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与乡风文明“积分制”融合,进一步激发群众共建共治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二是共商村情民意。依托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开展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以事务共商促进环境整治和村民自治。三是提升德治水平。把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有效融入村规民约,开展文明家庭和“五好家庭”创建,切实发挥德治在基层治理中的制度约束和道德引领作用,全面形成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格局。
习近平在产业融合发展中指出“要依托农业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红旗圩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抓无节水芹特色品牌不放松,对内抓整合,对外抓联动,四驾马车齐发力,力争把“一村一品”做成增收致富的新型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