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点点悦民情。近日,涑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河海大学社会学本科生开展“公益下涑渎,点点悦民情”公益行活动,活动以“扬五四精神,净涑渎环境”为主题,进一步传承发扬五四青年志愿精神,保护涑渎水域环境,展现河海大学社会学学子的“悦民”情怀,深入推动校地合作,共同探索机构改制后的西城街道涑渎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理论学习基础上,河海大学社会学的同学们在涑渎社区辖区内开展了净化环境的公益活动,为建设“和美乡村”贡献独属于河海学子的力量。活动开始前,同学们准备好垃圾袋,穿上志愿者工作服,从涑渎各个街道开始清理垃圾。同时,志愿者们积极宣传引导群众做好自家房前屋后卫生环境,在学生志愿者的带动下,许多村民也主动参与到清理垃圾当中,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环保意识,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顺流而下,巡河涑渎。涑渎与河海作为“水之子”,对于河流有着独特的情怀,保护河流早已成为流淌在血脉中的记忆。涑渎社区是河海大学金坛校区相邻最近的村落,涑渎河作为哺育涑渎居民的母亲河,在经历村落拆迁与新建之后,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河海大学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的帮助下,乘坐农家小船,顺流而下,为涑渎河清理河面垃圾。他们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巡河”活动,对涑渎河的净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居民对志愿者们展现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称赞有加,他们在帮助村民清洁水域的同时也收获了居民宝贵的生活经验。
尽己所能,助民悦民。最后,河海大学学生志愿者们立足自身,发挥社会学专业优势,走进居民家中,对群众生活状况开展入户调研,询问村民面临的生活问题,并向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免费修复老旧照片和解决手机问题的公益服务。有一个居民说,自己刷抖音的时候总是卡顿,学生志愿者查明情况后,告诉村民如何操作,定期清理垃圾,卸载没用的软件,关闭没用的多个后台,关闭网络重新连接等等,怕居民记不住,还把操作过程都写在了纸上。学生志愿者还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一生中去了很多地方旅游,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最幸福的时光,还介绍了许多旅行中的趣事。但是,他年轻时候的照片早已泛黄,志愿者尽己所能,很快便修复了照片,老人年轻帅气的样貌重现眼前。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河海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志愿者们在“五四青年节·邻公益”校地合作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悦民情怀,在弘扬五四精神的同时,也展现自身作为青年的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