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镇、开发区 > 东城街道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报告 > 内容
 
信息名称 东城街道办事处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20482014141568L/2024-00037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体裁分类 报告 组配分类 其他 东城街道 规划计划报告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东城街道
生成日期 2024-06-05 公开日期 2024-10-3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东城街道办事处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东城街道办事处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东城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五大行动”,持续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为建设城市经济强、基层治理优、幸福指数高的城区板块而努力奋斗。

迎难而上,大抓城市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上半年,限上社零企业及大个体增至39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1%;纳入核算服务业企业增至28家,实现营收7.1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5.8%。项目招引迈出新步伐。签约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4个,协议投资4500万元。签约落户科技型中小微项目3个,完成全年目标的60%。1个项目获评“龙城英才计划”第二十五批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引进重点税源项目4个,累计实现税收792.34万元。平台载体功能更完善。东城Dowork创新创意中心入驻企业达54家。主动对接区商务局、文旅局、人社局、河海大学,加强电商培训、文创设计、双创载体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等方面的合作。市场主体底数更清晰。高质量完成五经普。成立工作专班,摸清重点商圈市场家底。主动服务重点企业,协调处理企业反映问题13个。

强基固本,狠抓社会治理,发展底盘进一步稳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学习借鉴基层社会治理“儒林实践”,大力推动网格化、信息化、责任化。建成街道指挥中心,坚持每周例会调度,持续压实各方责任。优化调整网格设置,强化网格人员配备,村(社区)干部全员下沉网格一线。推动网格管理责任清单化,编制基础类和专业类的检查事项清单,分别由网格员、条线专业人员负责实施。信访维稳抓得更实。落实两会期间维稳安保任务,无一人赴省进京上访。高质量办理各类群众诉求,上半年共办结12345工单3339件、来信来访34件、劳动纠纷调解360件。三标融合抓得更细。编制《东城街道“三标融合”工作指导手册》,进一步明确巡查处置标准和责任。紧盯短板弱项,开展背街小巷、楼道环境秩序专项治理行动,文明测评案件同比下降23%。压实自主巡查责任,上半年城市长效管理市、区两级考核成绩稳中有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4个村组启动整治达标村庄创建工作,开展露天粪坑、乱堆放专项整治,有序推进三格式化粪池新建和改造,二季度农村人居环境考核位居全市第一。

持续攻坚,严抓安全环保,治理短板进一步补齐。安全生产抓得更实。燃气安全隐患整治成效明显,丰田路、吾悦金街创成“无瓶街区”,注重源头管控,严格落实新增餐饮店“一件事”审批。住宅小区消防隐患治理持续推进,239个架空层完成分类整治,新增457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维修更换2221扇防火门。粉尘涉爆专项整治紧盯不放,辖区共排查出6家粉尘涉爆企业,其中1家已完成整改,1家已制定整改方案,4家正在完善整改方案。“厂中厂”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摸排“厂中厂”292家,发现684处安全隐患,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督促整改到位。“拆窗破网”、打通“两个生命通道”专项行动有力推进,“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序组织,“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生态环境抓得更严。日常巡查、联合检查力度更大,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禁烧、固废倾倒管控有力,上半年街道降尘考核排名位居全区前列,及时处置3起垃圾偷倒问题。水环境治理更加精准,实施东村引水河清淤工程,完成大小柘荡河生态浮岛植物补种,“一口一策”方案编制扎实推进。农污整治态度更加坚决,督促四季禽业不折不扣落实环保整治要求,有效引导2户规模养鸡场实施退养,完成1300个三格式化粪池新建和改造。

全心全意,办好民生实事,群众期盼进一步满足。宜居幸福指数攀升更可期。华城四村、电胜社区和金河社区散居楼改造工程有序推进,17台加装电梯同步实施。金江苑片区、华阳西村、华城嘉园等雨污分流改造稳步推进。东方片区、曹家棚、焦园村、峨嵋村加装燃气工程进场施工,预计全年新接通燃气1000户。金江苑菜场完成改造提升,居民购物环境更加舒适、安全。公共服务供给更优质。社保政策落实落细,完成就业困难人员认定152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49人,居民基本医疗缴费率达99.03%。健康服务用心用情,统筹做好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孕前优生筛查和65周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工作。为老服务供给更多元,建设老年人社区食堂2个。深化政务便民服务,就近设置安置房办证窗口,累计办结1094件。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更广,举办文艺活动38场、文化展览3场、文化讲座17场,累计服务47万人次。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下半年,东城街道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执行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职能设置,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五大行动”,苦干实干、敢为善为,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更优路径释放发展潜力

持续夯实发展基础。明确城市经济工作体系,建立项目准入、项目评审、项目退出等招商工作机制,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不断提升街道经济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密切关注商圈经济,及时掌握市场主体经营情况,做好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积极对接区级部门、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共同谋划盘活街道范围内闲置的各类资产,腾出更多发展空间。主动承担服务园区“主职责”,做实重大项目保障,做优园区环境提升,做强服务业态支撑。

持续引进优质项目。紧盯现代服务业项目、税源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招引目标任务,坚持功能型、效益型、流量型项目招引标准,推动科创服务平台等一批在谈项目落地。完善招推服一体化工作机制,优化“全流程代办、全周期帮办”服务,持续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持续做大经济增量。分类建立“四上”企业培育库,加强日常走访指导,推动企业尽快入库纳统。鼓励引导“个转企”,深入开展“大个体”专项调研,探索“个转企”有效路径。统筹提升重点楼宇业态质效,支持Do Work东城创新创意中心、中景商务中心、筑立方商务中心等平台载体联动发展,扩大区域影响力。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引导商圈策划打造特色IP,推动文创产业、文旅资源与商圈消费深度融合。

(二)筑牢风险防控“新防线”,更大力度抓牢安全环保

优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细化责任清单,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强化安全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开展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和隐患治理方案,建立“一企一档”,采取防范措施。健全应急救援管理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优化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制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强化安全治本攻坚行动。坚持底数清零,完善重点行业和场所底册,对住宅小区、社会面小场所、“厂中厂”安全隐患进行“大起底”排查,分类梳理隐患类型,科学排定整治计划,有序推进整改销号。坚持动态清零,明确各类场所安全风险点位,制定标准化检查清单,实行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坚持防范清零,深入推行新增餐饮店开办事前勘验,有效防止“带病开业”;加强消防安全设施设备维保,建立全过程阳光监管模式;加强员工和居民安全教育培训,持续提升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深化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打好“蓝天攻坚战”,持续推进餐饮单位油烟专项治理,每季度完成500余家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装置清洗工作,督促餐饮单位安装用电监控。扎实开展垃圾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统筹采取人防和技防措施,提高监管质效。加强扬尘重点区域管控,对工地、堆场、道路和2个降尘监测点位、河头大气监测站进行常态化巡查。打好“碧水保卫战”,查清东村引水河暗管源头,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活动,发挥典型震慑作用;加强河道“四位一体”管护,严格落实河长制,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引导无环保措施养殖场退养,指导9户非规模养殖户制定“一场一策”并督促落实。加大农污治理力度,完成三格式化粪池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化粪池清理托运。打好“固废防控战”,广泛发动群众举报,加大夜间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固废行为。

(三)擦亮基层治理“新底色”,更大深度提升治理质效

筑牢治理“主心骨”。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治理力工程”,整合资源打造“全要素”网格,用“小网格”支撑基层“大治理”。不断优化网格布局,完善网格考核办法,促进条线力量向网格下沉,网格服务向群众集聚,不断增强网格治理能力,激发多元治理活力。主动约见上访群众,听取诉求和意见建议,主动排查、化解矛盾,从源头上减少信访事项的发生频次。

变换治理“新招数”。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优化升级“东城智管+”平台,强化数据交互、分析研判、跟踪问效作用发挥,推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社会稳定各项工作全面上线入轨,做到数据“收得下、管得住、用得好”,实现基层治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建立“3+N”联动调解模式。“网+格”编织线上线下调解网、“协+商”编织纠纷调处和谐网、“站+N”编织部门联动调解网,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

绘就治理“同心圆”。搭建“好邻居”茶社、睦邻议事亭、老书记工作室等议事协商平台,强化“自治”化解民事。加强“老娘舅”、乡贤、法律明白人培育力度,不断充实基层调解队伍。充分发挥新就业新业态群体“移动探头”作用,通过“随手拍、随手报、随手办”,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广泛吸纳多元治理力量,积极鼓励和支持党群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不断推进治理共同体建设。推动实施物业服务提升三年计划,进一步压实物业主体责任,规范物业管理行为。

(四)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更实举措提升幸福指数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新城聚焦活力提升,以吾悦商圈、中景商圈为中心,积极打造精品街道、时尚街区、商务楼宇,进一步集聚商气人气。老城聚焦精致提升,有序推进华城四村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排定城中村改造提升计划,组织实施大文村、古石林整治提升。打造“华城·南苑”美丽街区、丰田路特色街区,围绕“一老一小”打造重体验、人性化的社区服务,稳步推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普惠托育机构建设。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股份制改革、农村宅基地改革,引导村(涉农社区)对低效闲置资产、工业园区等进行改造提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提高农村集体自我发展与保障能力。对照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标准,重点围绕中吴大道西延沿线河头、明星片区,聚焦服务园区、服务产业,做好村庄发展策划和规划。按计划推进好整治达标村创建,加强文明乡风培育,引导农村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和美乡村建设。深化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力争9月底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

深化三标融合管理。统筹做好文明城市建设、城市长效管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日常工作,及时完成平台案件的派遣和回复工作。开展自然村、城中村、菜场等管理薄弱区域的专项治理,采取约谈相关单位、成立工作专班、驻点培训以及现场指导等措施,补齐管理短板。加强交流学习,搭建业务分享平台,以先进带动后进,推广优秀村(社区)物管专员、网格长的经验做法,实现全员全域三标融合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伟业需要新奋斗。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一往无前,不断开创东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