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委员提案 > 内容
关于对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15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4-07-08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江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区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金坛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成效

近年来,我区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增长,已集聚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30余家,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链条。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22家规上企业共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11.4%,净增开票121.5亿元,占全区开票销售的37.3%;在2023年全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榜中,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分列第三位、第六位。目前,我区电芯规划总产能超140GWh,已建成投产64.5GWh;隔膜规划总产能超30亿平方米,已建成投产20.4亿平方米;正负极材料规划总产能超42万吨,已建成投产27.5万吨。二是龙头企业加快集聚。我区已形成以中创新航、蜂巢能源2家总部型企业为“链主”,北电爱思特、贝特瑞、当升科技、常州锂源、恩捷股份、江苏厚生、海目星、飞荣达等10余家产业细分龙头集聚的有利格局。2023年中创新航装机量32.9Gwh,同比增长71%,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国内第三,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629.6亿,同比增长16.53%。2023年贝特瑞新材料以超过3000吨的出货量,占据了22.74%的市场份额,连续13年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金坛贝特瑞新能源作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2023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39.12亿元,贡献税收3.5亿元,同比增长173%。三是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均在我区建成科研团队近2000人的总部型研发中心,中创新航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30亿元,贝特瑞、当升科技陆续在我区设立工程技术研究院,逐步强化在我区的研发功能和制造体量。目前我区动力电池产业拥有国家级检验检测平台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0家。中创新航入选“赛马争先”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蜂巢能源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是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区不断着眼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前沿,推动形成全面覆盖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条。目前已形成以金坛经开区、华罗庚高新区两大园区为核心、周边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涵盖动力电池产业全流程,形成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芯、电池PACK、BMS等完整环节的一体化产业链。上游布局的重点项目包括:当升科技、贝特瑞电池材料、恩捷、爱思开、厚生、海目星等;中游布局的重点项目包括: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北电爱思特等;下游布局的重点项目包括:中创新航研究院、SK电池认证、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等。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围绕推动我区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将重点推动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持续巩固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行业龙头地位,不断扩大动力电池产业营收超百亿级企业的数量。积极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产业链“链主”企业聚集,着力壮大规模优势明显、质量效益显著、创新能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新一代固态电池项目、蜂巢能源四期等项目落地、建设,坚持部门联动、上下齐动相结合,强化资源整合、要素保障、政策供给,努力为项目提供最佳的服务、最强的保障,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二是强化产业创新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掌握关键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获得突破。推动规上动力电池企业在我区设立各类研发中心、开展研发活动,继续推进中创新航牵头筹建的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创新中心的建设进程,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动力电池企业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加大技改投入,在生产作业、质量管控、设备管理、仓储物流等环节实施技改,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大力发挥中创新航作为锂电池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作用,更好促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促进企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突出产业分工协作。支持企业高起点、高质量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专业园区集聚,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扩大发展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配套集聚发展。支持区域内企业开展产业配套合作,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优化供应链,促进电池产业在区域内“内循环”。紧扣新能源“发、储、送、用”四环节,重点围绕“发”“储”两大环节中的关键产业即光伏、电池两大支柱产业,促进储能、光伏两大行业融合发展,以产带链、以链兴群。

四是注重产业绿色发展。巩固提升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能力水平,积极引导相关企业申报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提升回收处理工艺、完善流程,形成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电池组拆包、模块测试筛选、电池再组装利用、锂钴镍锰等材料回收的综合利用全链条产业体系,健全锂电产业全生命周期资源综合管理,打造锂电池循环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强化溯源管理,明确相关方责任和监管措施,为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鼓励产业链上下游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布局绿色产业,贯彻绿色发展行动,积极培育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感谢您对我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希望您一如既往的为我区的进步和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签发人:于立俊

经办人:吴   强

联系电话:82823978

常州市金坛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