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老有颐养”幸福城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我局始终坚持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优先,聚焦“居家养老”有温度,“社区养老”有活力,“机构养老”有品质,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一、养老服务工作主要成效
我区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扎实、创新有力、成效明显。
(一)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围绕服务保障“五大行动”发展战略,以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聚力打造“颐养金沙”新目标,先后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实施意见,对养老服务补贴、护理人员培训、医养结合、购买服务、养老机构建设运营管理、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等方面,加强利好政策供给,出台各类扶持养老体系发展的财政补助政策。
(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根本目标,针对不同需求的养老人群,着力“建机制、补短板,扩供给、强质量,兜底线、保基本”,坚持以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加快构建公平可及、人人享有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居家养老”有温度。常态化开展居家上门援助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扩大居家上门服务受益人群,落实80周岁以上老人居家上门服务。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完善助餐服务政策,由单一配送向多种助餐模式相结合转变,扩大老年人的就餐选择面。完善居家适老化改造,按照“一人一策”、“一户一设计”原则,采取“改造+适配”灵活组合的方式,为老年人定制个性化改造方案,目前已累计完成1100户改造,今年将新增1200户适老化改造任务。提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能力。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护人员纳入全区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提高失能老年人家庭护理能力和居家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二是“社区养老”有活力。截至2023年底,全区建成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25家,形成了区、镇(街)、村(居)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体系。积极引导养老服务连锁品牌企业多维度参与运营管理,社区养老服务内容从原来单一的文化娱乐向日间照料、康复理疗、助餐助医、精神关爱等方面不断拓展延伸,社区养老服务能力逐步向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机构养老”有品质。鼓励专业的养老服务企业进入养老服务业,缓解养老难题,推进镇级敬老院公建民营转型升级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全区6家公办敬老院已全部完成公建民营。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开展全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目前全区共有21家养老机构,其中16家养老机构已通过等级评定,剩余5家机构未通过,其中4家今年申报评定,1家列为关停计划。强化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水平,每年组织不少于3次养老护理员培训,并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比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方式,提高养老机构的护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护理员134名,通过职业等级认定的养老护理员85名,养老护理员职业等级认定比例为63.4%。
(三)服务力量不断壮大。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全面落实养老机构备案制,推进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第三方管理运营,积极引进青岛中康、苏州乐惠居、武进四世同堂等养老服务品牌企业,培育默元养老、桑榆堂等本土品牌,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积极培育助老类社会组织发展。
二、养老服务发展思路与措施
(一)强化基础兜底,持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以常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为先导,以统筹城乡为基础,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同城化合理布局。构建“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在城市,构建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居民小区养老服务驿站、家庭养老床位的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在农村,构建包含镇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养老服务站(点)、农村养老服务睦邻点、村级居家助老服务驿站的四类养老服务体系。
(二)深入医养融合,助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进一步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打造上下联通、转接有序的多层次康养联合体,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健康评估制度,完善康复护理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医疗卫生、康复护理与养老服务在服务、资源、政策上深度融合,满足多层次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利用金坛区生态宜居环境优势,着力招引、培育和发展康养旅居养老产业,建设康养小镇、颐养社区等,吸引长三角地区老年群体来坛养老。
(三)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凝聚养老服务发展动力
建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做到储备一批、培养一批、提升一批。健全并落实入职奖补、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技能等级评价制度,列入金坛区优秀养老护理员评选,不断增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岗位匹配度、职业吸引力、事业荣誉感。
(四)打通数据壁垒,推动互联网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充分利用现有的“区级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不断完善全区老年人基础数据,整合全区养老服务数据,利用大数据模型判断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全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更丰富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全力打造全区“颐养金沙”金牌养老服务。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金坛区民政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人:潘明志
经办人:谢歆悦
联系电话:82803231
常州市金坛区民政局
2024年6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