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常州市金坛区基层委员会: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三茶统筹”做好“土特产”文章》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金坛区地处江苏省南部,西界茅山,南濒洮湖,山水兼具,素有“江东福地”之美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条件,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条件,河湖纵横、年降雨量1078.1毫米的水资源条件,都为金坛茶产业生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茶叶是金坛传统农业支柱产业,是中国绿茶(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茶叶一产产值达2.4亿元,综合产值逾10亿元。随着沪宁沿江高铁金坛站的开通运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的建成投用,金坛将更加深入贯彻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做强做优茶产业品牌。
一、茶文化引领茶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布局发展,金坛将生态旅游和茶园风光、茶文化相结合,着力发展以茶文化体验为主的茶园休闲观光游,对茶园进行生态化改造,并把茶叶生产、科普教育、科技示范、休闲观光、餐饮购物融为一体。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茶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乡村旅游发展风生水起。一片茶叶融合一二三产,绿了山坡,美了乡村,富了百姓,走出了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共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金坛茅山寻茶非遗魅力之旅”线路成功入选2023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金坛茅山寻茶非遗魅力之旅以茅山众茶园壮阔的茶景观为线路核心,将茅山优质旅游资源融入线路,为游客设计了一条融合茶文化、茶园休闲观光的沉浸式非遗体验之旅。该线路行程安排为3天2夜,游客第一天可于茅山茶海体验非遗传统技艺—金坛绿茶制作技艺(市级非遗),在东方盐湖城打卡非遗博物馆“纸花阵”(国家级非遗),体验指尖上的非遗,让茶香从内到外浸润心灵。第二天来到美丽乡村仙姑村,在鹅村艺术工作室体验金坛刻纸(国家级非遗)、蛋雕(市级非遗)、面塑(市级非遗)等多种非遗课程,品尝茅山老鹅、仙姑咸猪手等茅山咸货及地道农家菜;前往一号农场播种、采摘,感受田园慢生活。第三天从茅山森林世界茶田帐篷中苏醒,在半边山下体验宋代点茶温杯、投茶粉、注水、打抹茶,感受金坛中国茶文化之悠远。
二、茶科技推动茶产业发展
金坛是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长三角“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先后举办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现场会、四届金坛雀舌茶道会,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常州综合试验站、江苏省茶叶机械化技术创新联盟、国家抹茶加工技术专业研发中心、江苏植保装备创新中心、常州市现代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院相继落户金坛,为金坛茶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常州市金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茶园充分发挥常州市制造业优势,与本地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探索茶园新机械研发与应用,并协同规模茶企组建了12支机械化专业队伍,辐射服务示范园内涉茶经营主体及茶农,让“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更为紧密,节约茶园管理人工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茶园标准化管理水平。机械化专业队伍的组建是金坛示范园坚持以“生产+加工+科技”为定位的发展战略的有力体现,更成为金坛探索现代茶产业发展,打造农业生产职业化、专业化,提升农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探索。
三、推动金坛茶产业品牌化
近年来,金坛区推广生态种植、绿色种植方式,集中打造金坛雀舌、茅山青锋等十大农业特色品牌,直接促进茶叶品质和价格“双提升”,推动乡村产业稳势头、提后劲。品牌、品质与口碑的共同发力,广泛开展茶叶产销对接活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带动茶产业提质增效,金坛雀舌、茅山青锋受到市场欢迎,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
金坛雀舌2022年公布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6.07亿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茅山青锋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前50强。金坛区制定《金坛雀舌品牌保护三年行动方案》,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面建设完成数字化监管体系,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强化产品检验检测,实现金坛雀舌茶生产经营环节全程可追溯监管,形成产业大数据、品牌大数据助力数字农业建设良好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