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锡生委员:
感谢您对金坛乡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夯实乡村设施建设基础的建议》我局已收悉,答复意见如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我区以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在设施完善、长效管护、高效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建好建强。
基础设施建设久久为功。创新“2+20+200”乡村建设工作体系,结合2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片区更新、省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庄创建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完善各类设施。今年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改造800余户,黄金村、红旗圩村集中建设区方案已确定;管道燃气延伸工程、县道大修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进场施工;东风排涝河综合整治、芦家场灌区改造、白龙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即将完工,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建设8条、14.93公里。长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深入推进“五乱”治理,出台《城乡环境“五乱”治理巩固提升方案》;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上下大力气,出台《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考核投入,强化明查暗访与定期研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彻底摆脱全市“锅底塘”,以稳步攀升、持续进位的坚实步伐跃居全市第一方阵,今年一季度排名全市第一。乡村治理格局纵深推进。推行社会治理“儒林模式”,健全“一站式”平台,区级整合8个中心、7个部门进驻;依托刑事速裁法庭,打造“一站式”轻罪治理中心;优化“精网微格”,增加专属网格42个;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村(社区)覆盖率达80%;加强租赁住房安全管理,一季度租赁住房查处违法违规6起。发展集体经济保驾护航。聚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启动“红色领航·百村奔富”强村富民专项行动,出台《关于党建引领新型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激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活力,完成薛埠、直溪镇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以品牌建设赋能经营主体,组织农业品牌主体参加乡村过大年、年货大街等展销活动,万叶水产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全省仅5家。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以不断提升农村现代化生活条件为目标,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出更好成效。
一体推进设施建设。统筹治理农村河道、优化城乡交通等工作,全年新增24条农村生态河道,向农村延伸中压燃气管道5km;抓好河儒线县道大修,对县道事故多发路段进行精细提升;抓好城乡公共交通网络优化升级,新辟2条、优化8条公交线路,创建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全面改善乡村面貌。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通盘谋划推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乡村示范点等创建,优先推动环长荡湖片区、茅山东麓片区乡村环境整体提升,通过分类实施、以点带面、连线成片,逐步打造“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大美格局。持续深化乡村治理。围绕“儒林模式”推广,加大区域社会治理项目创新力度,深入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优化网格、微网格划分,继续开展“我的网格我的家”系列活动,打造“有事先找网格员”服务品牌,配强微网格队伍力量,逐步实现“多网融合、一网治理”。蓄力发展集体经济。进一步推广村集体经济“异地置业”和“抱团发展”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实现经营性收入稳定在2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超60%。扎实开展第七轮结对帮扶,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加快经济提升村发展步伐。
最后,再次感谢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