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镇、开发区 > 东城街道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业务工作 > 内容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常州市金坛区东城街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11320482014141568L/2023-00021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通知 组配分类 其他 东城街道 业务工作
文件编号 坛东街字〔2023〕38号 发布机构 东城街道
生成日期 2023-05-16 公开日期 2023-06-3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常州市金坛区东城街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常州市金坛区东城街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坛东街字〔2023〕38号

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将《常州市金坛区东城街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常州市金坛区东城街道办事处

2023年5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金坛区东城街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区关于督导东城街道水环境治理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水平,彻底改善东城街道水环境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水环境生活质量,根据《2023年常州市金坛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结合东城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综合整治、建章立制、注重长效为工作重点,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实现辖区水面无漂浮物、河道堤岸无垃圾、河道畅通无障碍,排污口晴天无流水,河道水环境明显好转,支流支浜达到消劣整治等目标任务。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动撤并集镇、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雨污分流改造

1.全面摸排现有撤并集镇、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雨污分流情况,明确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计划并推动实施。(街道建设局牵头,相关村(社区)配合)

2.全面排查辖区内小散乱、工商企业排水情况,同时,开展排水管网普查和修复改造等整治工作。(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街道经济发展局、街道建设局负责)

(二)积极开展辖区沿街餐饮、汽修等店铺专项整治行动

1.5月23日前,全面排查丰田路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情况、清洗情况、隔油池隔渣池安装情况、排污管道情况等,建立问题清单,6月底前完成整治。(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街道经济发展局、街道建设局、华胜社区和华兴社区配合)

2.对街道辖区范围内特别是临河区域的沿街餐饮、汽修等经营单位开展全面摸排,主要排查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情况、清洗情况、隔油池隔渣池安装情况、排污管道情况等,5月底前建立问题清单,沿河区域6月底前完成整治,其他区域7月底前完成整治。(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街道经济发展局、街道建设局、相关村(社区)配合)

3.控制好餐饮“增量”。各村(社区)要坚决落实网格精细化管理责任,靠前管控,坚持预防为主,控制好“增量”。各村(社区)环保网格员要加大对转租关闭及新开未装修阶段餐饮店的巡查,对选址不符合开设餐饮条件的、餐饮油烟问题突出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点位早发现早汇报,第一时间告知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东城分局日常联动,对前来咨询、办理餐饮证照的业主进行友情提醒和告知,从前端进行劝退和控制。对新开餐饮单位积极提供上门服务,督促做好油烟净化装置、隔油池隔渣池等环保设施的安装,确保合法合规经营。(各村(社区)牵头,街道经济发展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街道建设局配合)

(三)有序推进农污设施建设

1.5月16日前,全面摸排5个行政村所属自然村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拆迁计划等情况并上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相关村配合)

2.根据摸排情况编制自然村生活污水工程治理总体方案及计划具备纳管条件的优先实施纳管;具备点源治理条件的实施农污设施建设工程;具备生态治理条件的实施化粪池三格式改造并采取定期拖运清理的方式。(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街道建设局、街道经济发展局,相关村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开展厕改“回头看”工作。深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回头看”。要对照上级印发的关于农村改厕指导意见、改厕标准和验收办法等相关文件,逐村逐户开展“回头看”,不走过场,不走形式,确保厕所问题真实、准确、无遗漏。发现问题要立行立改,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主体,限期销号整改。要建管并重,确保厕具损坏有人修、粪液集满有人抽、粪污无害处理有效用,经得起“回头看”。(街道经济发展局牵头,各村配合)

(四)大力开展企业排污以及“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1.全面完成涉磷整治任务。开展涉磷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整治,构建涉磷企业“磷账本”与“磷清单”制度,将涉磷企业纳入清单化动态管理,6月底前完成20家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街道建设局配合)

2.进一步深化工业水污染防治。一是规范排水行为。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会同经开区全面排查园区企业环评手续、排污许可证、污水管网接管、雨污分流等实际情况;6月底前完成园区企业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雨水排口采样监测工作;结合监测结果,督促企业深入排查整治雨污合流、污水管网老旧破损、混接错接等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二是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工业污染源、加油站等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初步掌握重点污染源及周边环境质量状况,探索开展地下水环境分区管理和分类防控,动态更新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三是推动工业企业开展雨水分区收集,污水雨水实行差别化收费机制。6月底前,配合完成2022年度区域水污染平衡核算工作。(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街道建设局配合,经开区提供专家与技术支持)

3.大力开展“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完成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年度任务,新发现的及时纳入清单管理,制订整治计划和整治方案。通过“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亩均税收和生态环境指标得到明显提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相关部门、村(社区)配合)

(五)加强河道整治和长效管理

1.持续开展入河排口整治行动。实施“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年内完成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整治任务,实施入河入湖入江排污口长效管理。(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相关部门、村(社区)配合)

2.持续开展支流支浜消劣行动。针对水质仍劣Ⅴ类的,制订实施“一河一策”整治计划,2023年6月底前完成东光河消劣整治工程。(街道建设局、街道经济发展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东城水利站、相关村委按职责分工)

3.完成养殖(捕捞)设施清除。全面清理沟河内的拦网、鱼簖、网箱等涉渔阻水障碍物和临河畜禽养殖,做好宣传引导,鼓励自行清除。完成2个水产养殖场规范排放并向区农业农村局报备。重新梳理辖区内畜禽养殖情况,特别是临河养殖户的排查,做到一户一档。根据相关部门要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关停一批、改造一批,确保将养殖污染降到最低。(街道经济发展局、相关村委负责)

4.开展面源管控。培育园艺作物绿色生产示范户1个(水果)。开展苗木生产规模、化肥农药使用强度调查,组织农药化肥高效利用技术宣传与培训1次以上,大力推广机械深施、喷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容器化栽培等技术,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沟渠、农田循环利用,严控苗木增量。(街道经济发展局牵头,相关村(社区)配合)

5.加强河道长效管理。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建立健全水体长效管护机制,各村(社区)负责对包括水域、岸坡、堤防或河口两侧一定区域的管理范围。河长巡查应对责任河道进行全面巡查,并覆盖所有入河排污(水)口、主要污染源及河长公示牌。镇级河长巡河每月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巡河每周不少于1次。定期对各村(社区)河道日常巡查管护落实情况开展督查抽查。(街道经济发展局、东城水利站牵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配合)

三、保障举措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目标,层层分解,扎实推进,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加大巡河、治河、管河力度,切实帮助协调解决治水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化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集中力量攻坚。各有关部门、村(社区)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开展水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结合重点工作,在治标的同时,注重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有机结合,健全并落实管理制度,确保整治成效不反弹,整治成果不断扩大。

(三)加强部门联动。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加强协作,整体联动,打好“组合拳”,采取专项检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跟踪落实,确保共同推动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更大成效。

(四)健全长效管理。要创新工作模式,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实现街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新跨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