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委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将《直溪镇村庄垃圾集中攻坚整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人民政府
2023年7月12日
直溪镇村庄垃圾集中攻坚整治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全省村庄垃圾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市委农办《常州市村庄垃圾集中攻坚整治方案》、区委农办《金坛区村庄垃圾集中攻坚整治方案》文件要求,扎实做好我镇村庄垃圾清理整治工作,提升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村庄垃圾清理为重点,组织镇村毗邻地带、农村县乡村道沿线、“五旁”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推动村庄清洁由屋内向屋外、由自家庭院向公共区域、由村庄内部向村庄周边拓展,推动群众由“要我打扫”向“我要打扫”转变,推动村庄环境标本兼治,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弱项,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镇村毗邻地带垃圾专项整治。重点聚焦镇村毗邻地带区域,突出整治垃圾无序堆放、清理不及时等行为,下大力气整治死角盲区,确保镇村毗邻地带乱堆物料、暴露垃圾渣土以及“白色污染物”、河塘漂浮物、黑臭水体等得到有效治理,维护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二)开展农村县乡村道沿线垃圾专项整治。围绕农村县乡村道沿线环境,组织开展集中攻坚,重点整治沿乡村公路的散落垃圾,常态化组织开展沿线周边农田林网、河湖水系、村庄公共区域积存垃圾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日常管护队伍,完善管护机制,确保农村县乡村道沿线环境美观整洁。
(三)开展“五旁”垃圾专项整治。以宅旁、村旁、田旁、路旁、水旁“五旁”为重点区域,重点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河塘沟渠漂浮物、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行为,切实提升村庄内外部环境质量。
(四)开展旱厕、露天粪坑专项整治。以镇域范围内存量旱厕、露天粪坑数量为基数,全面掌握具体位置、权属、是否在用等情况,形成调查汇总表和拆除填埋时间表,在7月31日前完成全镇范围内旱厕、露天粪坑动态清零工作。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上旬)。各村(社区)、养殖场和责任部门认真梳理村庄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按照“三个专项整治”部署要求,聚焦垃圾清理和旱厕、露天粪坑清零整治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村庄垃圾集中攻坚整治行动工作计划,迅速动员部署推进,确保行动有序开展。
(二)集中攻坚阶段(7月中旬至7月下旬)。各村(社区)、养殖场、责任部门要针对管辖区域和责任区域存在的村庄垃圾、旱厕、露天粪坑等问题,聚焦专项整治明确的重点任务,开展集中攻坚整治行动,系统全面解决“脏乱差”问题,不留死角盲区。
(三)巩固提升阶段(8月)。各村(社区)、养殖场和责任部门要将“五乱治理”、日常管护与集中攻坚相结合,每月组织自查自纠,查找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建立问题清单,逐一销号,针对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持续整改,对整改销号不及时的进行通报批评,同时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村庄垃圾清理成效。
(四)总结评估阶段(9月)。以各村(社区)、养殖场和责任部门为单位,全面总结村庄垃圾集中攻坚整治行动实施情况,9月30日前报至镇政府,同时每月5日前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典型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镇政府将依据日常工作、明察暗访、部门反馈,结合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等,对各村(社区)、养殖场村庄垃圾集中攻坚整治行动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村级年终考核、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等的重要依据。
四、相关部门职责
各村(社区)、养殖场和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履职尽责、强化协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村庄垃圾集中攻坚整治行动落实落细见成效。
农村工作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督促检查,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组织农村垃圾清理专项行动与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融合督查考核。指导田间地头农业废弃物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和利用,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做好家前屋后清洁整理。
综合行政执法局:做好全镇生活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转运以及无害化处置工作,指导各村(社区)、养殖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等工作;加大工业固废混入生活垃圾以及擅自倾倒固体废物专项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做好全镇农村水环境整治工作。
交通执法中队:指导协调县道两侧绿化带(直溪集镇由外包公司负责、登冠、迪庄集镇由所在村负责)垃圾清理和指导村(社区)、养殖场开展乡村公路用地范围内路域垃圾清理工作。
水利站:指导全镇河道管护业务和监督检查工作。
镇妇联:指导全镇美丽庭院建设工作。
各村(社区)、养殖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主体责任,建立专班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全力组织开展属地内村庄垃圾集中攻坚整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当好一线指挥员和战斗员,组织打好专项战役,务求工作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健全本村长效机制。
五、工作措施
(一)开展排查整治。各村(社区)、养殖场和责任部门要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抽调人员组建督查组,按照《村庄垃圾清理整治工作标准》(见附件),开展全覆盖自查自纠,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对问题线索处置的跟踪监督,及时补齐短板。8月底前将在全镇组织开展一轮次交叉互查,同时农村工作局组成督导组,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对暗访督查发现的村庄垃圾及专项整治重点问题,将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管理平台派发,各村(社区)、养殖场要在规定期限内落实整改。每月对各村(社区)、养殖场清理整治情况和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情况进行通报。
(二)健全长效机制。各村(社区)、养殖场要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元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奖惩激励机制,推动村庄垃圾治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发挥好社会监督作用,拓宽线索发现渠道,充分运用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随手拍”等手段,切实提高攻坚整治工作成效。
(三)加大宣传引导。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将村庄垃圾清理攻坚整治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充分借助广播、电视、网络、微信、报刊杂志等媒体平台,设立专栏,加大工作成效、典型范例的宣传,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增强农村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鼓励通过美丽庭院评比、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积分制、设立村庄清洁日、制定村庄清洁公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村庄清洁和长效管护的主动性、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