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梦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我局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
近年来,我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不仅要引来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更要探索创新,精细化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加快对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干部、技术人才等的教育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内在支撑。还加大对广大乡村劳动力的专业化培训力度,通过专题培训班、经验交流会、专家授课等方式,补齐技术短板。
区农业农村局团支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青春四进 建功乡村”行动,助力“万企联万村”的实施意见》,服务全市农村创业青年成长发展,重点选择绿色健康、品质优良、有区域特色、就业带动强的青农创产品,申报市级“新农菁英”产品。通过统一标准、标识,打造“新农菁英”品牌,提升农业创业青年产品形象和附加值。
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实施的是任务型培训项目,按照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避开农忙时节,针对大家的培训意愿组织完成部级各专业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5期,921人,组织完成省级高素质农民各专业培训班35期,3244人。截止目前为止完成2023年部级高素质农民培育试点调研60人,3月9号完成2023年金坛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粮油)培训班123人;3月15日完成2023年金坛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红香芋)培训班170人;3月22日完成2023年金坛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粮油)培训班93人,3月31日完成2023年金坛区高素质农民培育(水产)培训班50人,3月27日至4月1日完成部级第一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线上线下融合班)培训96人。后期将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继续进行培训。
长期以来,金坛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这其中,人才支撑是关键。着眼乡村人才需求,区农业农村局实施农二代“学历+技能”提升工程,加快培育包括“机二代”在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去年,首批参加“农机二代人”成人学历提升培训班的29名学员顺利毕业,拿到了大专文凭,目前已经有14人担任了农机、土地、花木、水产等合作社的理事长或家庭农场主。据了解在金坛农村,拿着大专或以上文凭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农二代”还有120多名,他们在乡村治理、特色种养殖、农旅开发等方面正展现出“新农人”的智慧一面,通过新理念、新技术、新作为,在粮食稳产保供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急需的科技人才、产业发展的生力军。金坛区将继续和科研院所、院校做好横向联动和上下级联动,加快农机化新型实用人才培育。
2022年10月金坛区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常州市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要求,持续深化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和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我区《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治理力工程”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定向招录一批村(社区)后备人才。要求限金坛区户籍,其中,报名村级后备人才的,限本镇(街道)户籍;具有1年及以上村(社区)活动经历或基层工作经历;定向招录人员应从区内合作社工作人员、复退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回乡创业大学毕业生、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网格员、机关事业编外用工、村(社区)志愿者等中产生,同等条件下中共党员优先。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也需要“土专家”、“田秀才”,最大程度激发各类人才的潜力。将“农创客”、“田秀才”培养成为产业负责人,带领更多群众共同致富。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予以支持。
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