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8月7日在薛埠镇第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张金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上半年政府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向前,全面加快与茅山旅游度假区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景区、镇区、园区、农区功能特色,合力推进“五大行动”,全力建设“经济发达强镇、文化旅游名镇、生态宜居新镇”。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镇上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新征程上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准确把握市场走向,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1—7月,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亿元,增长37.5%;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79.47亿元,增长3.95%,奥托立夫、华鑫集团、和宇新材料等重点企业销售收入实现20%以上的大幅增长,华翱洁净、华一船舶、井井储能、四杰机械等新经济增长点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加大税源企业招引,完成税收入库1557万元。
微笑经济蓄势赋能。深入实施“微笑经济创新行动”,加快培育微笑园区、微笑平台、微笑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速。创新载体实现新突破。众创中心——茅山云谷·智创空间于3月份建成使用,目前入驻企业13家,并积极申报省级众创空间。创新主体迸发新活力。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5家,认定省中小型科技企业42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28个。认定科创项目6个,签订产学研协议10份。奥托立夫、大力新科技积极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大力新科技、盘星科技、四杰机械、和宇新材料、翰润特环保等5家企业申报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华一船舶、新瑞松电子、旭普汽车、卡夫特机械等4家企业申报省级瞪羚企业。创新生态得到新优化。3家企业获得“龙城英才计划”,引进博士2名、硕士1名。建成人才公寓436套,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可满足1500余人入住需求,入住率达86.3%。认定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盘活地块6宗,面积119.03亩。
城镇能级加速跃升。持续深化“区镇融合”,加快提升“旅游名镇”基础配套设施,全力助推茅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功能设施更加完善。完成茅东大街一期工程、便民停车场工程、仙湖公园绿化整治提升及体育设施建设更新。物流大道污水泵站及管道工程、薛埠中心小学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尚阳路东延、薛埠大街综合整治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力推进沿江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消除沿线安全隐患。发展环境更加和谐。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生命至上、隐患必除”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全面排查“三合一”“厂中厂”场所。认真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食品安全等工作。深入推进“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完成建材行业关停整治9家,废品收购点整治6家。社会事业更加优质。开展困难特殊人群关爱慰问,发放民政救济资金652万元。成立社会治理提升工作专班,印发十项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理顺村(社区)体制机制,规范集镇安置小区、景区开发小区和林茶场的社会事务管理;开发“山水薛埠”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深入推进“精网微格”工程,划分网格74个、微网格249个。推进诉源治理,成立金坛区多元解纷中心薛埠分中心,切实压降民商事案件万人起诉率。
乡村振兴成色更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镇域样板。“强”的动能不断积蓄。守牢粮食安全,完成小麦收割1.8万亩、油菜收割6000亩,水稻种植3.3万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高产创建1.31万亩,建设提升“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800亩。薛埠镇获评2022年度常州市耕地保护激励单位。充分发挥茶叶产业优势,薛埠镇作为创建核心区,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分通过验收。有序推进“上水岛”水果公园项目,加快后稷农业、一号农场、茅山茶海等三大农场提档升级。“富”的成果日益丰硕。强化“三资”管理,完成15家村办经济实体清产核资和自查自纠工作。积极盘活村级经营物业类用房,年租赁收入达1015.8万元。指导申报“一事一议”项目4个、市级增收项目3个,争取资金268.5万元。“美”的风貌加速绽放。聚力提升农民住房条件,完成宜居农房改造出新341户。启动泉江村、下杖村、罗村村农村道路改造工程,共计4.05公里。泉江村获评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上阮村上榜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重大项目势头强劲。始终坚持“项目兴镇”,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建设,“经济强”的基础更加厚实。项目招引有量有质。1—7月,共签约引进产业项目10个,协议总投资18.6亿元,其中,超3亿元重大项目4个,超3000万元“五新产业”项目6个,超3000万元服务业项目1个。现有在谈重点项目信息12个。项目建设有力有序。完成工业实际投资5.71亿元,增长19.81%,实际使用外资400万美元。2022年签约落户的13个项目中竣工10个、在建3个。产业发展有声有色。中广核辐照加工及光伏线缆项目入库常州市重大项目。奥托立夫气体发生器制造等7个项目入库区重点项目,且全部开工建设,投资进度快于序时进度。与华能江苏深化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成功签约电化学储能、茶光互补集中光伏、公共建筑及企业屋顶光伏等项目,新能源产业持续壮大。
全域旅游环境焕新。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标准和举措狠抓环境建设,全力建设“大景区”。生态环境更显优质。抓好空气质量提升,降低重点源污染排放,做好施工场地、矿山开采扬尘管控。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快茅东大街、薛埠河等管网改造,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养护;深入开展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一口一策”治理,对192家涉水企业进行采样监测,对33家涉磷企业开展排查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畜禽养殖、池塘养殖、化肥农药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治理提升。抓好净土保卫提升,加强企业危险废物的排查与监管,严防外来垃圾、渣土、固废倾倒。旅游环境更显品质。抓好文明城市创建“三标融合”工作,农村风貌焕然一新。薛埠镇在全区一、二季度农村人居环境考核中连续排名第一,上阳村、东进村、致和村、下杖村名列前茅,仙姑村、花山村登上市级文明城市红榜。成功举办2023金坛茅山半程马拉松赛,高质量举办2023上阮水果采摘节,发布茅山夏季旅游产品和果香休闲骑行线路,组织开展青年名嘴旅游讲解比赛,茅山全域旅游焕发新活力。人文环境更显魅力。江苏省情影像志首批首部乡土江苏系列之《薛埠,中国名茶之乡》公开发布。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加强村规民约宣传,选树文明先进典型。开展上海专家义诊、践行党的二十大文艺演出、全民阅读等活动600余场次。
上半年,我们狠抓效能提升,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有序推进薛埠镇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等5件民生实事项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19件。加强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执行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薛埠镇获评省级法治文化特色园。始终提高服务效能。加快便民服务中心改造升级,推进“家门口办好事”实事项目,全镇办理服务事项7.8万件,薛埠村等6家便民服务站获市级通报表扬。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办理“12345”热线诉求655件。开展“我的网格我的家”大走访活动,收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18件。始终建设清廉政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审计、国有资产监管等制度。严肃纠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巩固深化巡视巡察、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成效。
此外,公安、税务、自然资源与规划、市场监管、供电、水利等部门认真履职,取得了新的成绩;人武人防、邮政通信、金融保险、共青团、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工会商会、慈善红十字等单位、社会团体扎实工作,作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上半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督,凝聚着全镇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全镇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参与薛埠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稳不忘忧怀远虑,好中知难慎始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经济增长动能仍显不足,市场主体总量不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科技创新水平总体不高;全域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乡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空气质量提升和水环境治理还需加大推进力度;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风险矛盾化解压力较大;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干部攻坚克难的能力还需增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也是茅山旅游度假区和薛埠镇深化融合之年,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常金同城化步伐明显加快,下半年,金坛正式进入高铁、高校时代,迎来站城融合、校地融合的新机遇。对薛埠而言,我们要“跳出薛埠看薛埠、站在明天看今天”,进一步加快布局新业态,提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将禀赋优势、融合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良性互动、有机统一。因此,在下半年工作中,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继续以“五大行动”为总抓手,把强劲增长的发展态势保持好、巩固好,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崭新的姿态,奋力迈出薛埠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质效双增,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精准实施招商引资。围绕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生物材料、新智能装备、文化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方向,强化重点地区“上门招商”、产业链条“靶向招商”、目标企业“定点招商”,在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招引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推进华能储能二期项目签约落地,完成“五新产业”盘活项目6个以上。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作用,做优茅山云谷·智创空间,不断完善功能设施配套,吸引更多小而美的科创型项目落户薛埠。加大招企引税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紧扣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加快项目建设。市重点项目奥托立夫年产4700万气体发生器项目实现竣工验收,中广核辐照加工及光伏线缆、锦品荟新能源汽车及核电设备零部件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新科技智能设备、通讯设备外壳和东展新能源汽车铝制顶板等在建项目投产达效。按照既定时间节点,细化目标任务,加强对项目的精准协调服务,强化服务代办队伍建设,健全项目跟踪推进机制,确保形成更多实物量、投资量。
切实提升服务质效。全面落实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举措20条,全力当好“金牌店小二”。实行党政领导联系、挂钩骨干企业、重点企业制度,积极开展“大走访”,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持续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根据“园区土地要高产、企业要高效”的原则,实行“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全年清理盘活各类存量低效用地250亩以上。全力争取上级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积极谋划项目、储备项目,更好发挥专项债和各类产业基金的撬动、放大作用。
二、聚焦创新驱动,在增添经济转型动力上赢得新突破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坚持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型产业上规模,加快祥德机械自动化改造项目,支持和宇新材料、大力新科技、鑫盛印刷、卡夫特机械、华一船舶、键讯导体,鑫正汇新材料申报“智改数转”项目,科威尔申报智能车间,三星级上云企业不少于5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有针对性招引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科创项目。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合作、委托开发、共建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深化企业与河海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加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在土地资源、税收优惠、人才公寓等方面出台加强版、升级版的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逐年提高科技创新支出。搭建融资对接平台,拓宽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科技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的金融服务力度,实现科技创新链与金融资本链的有机结合。加大扶持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和平台,在各级各类项目申报中给予倾斜扶持。对获得国家和省市区级认定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进行奖补。
营造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科技服务,积极做好科技创新信息交流、价值评估、专利申请、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依托新时代“金沙英才计划”和“金礼遇·才无忧”人才服务20条,持续匹配人才成长链与发展产业链,完善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配套,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持之以恒做好“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持续做好“治、盘、腾”三篇文章,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材行业出清提升,推动专项整治整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聚焦区镇融合,在提升全域旅游品质上打造新高地
聚力提升环境质量。加大重点企业深度减排力度,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监管,狠抓扬尘防治、秸秆禁烧等大气攻坚行动。深入实施水环境治理,启动茅东大街、薛埠大街集镇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新浮新村、北山新村、陆家巷、仙湖苑等集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薛埠河支流支浜排口整治,持续推进涉水企业问题整改和涉磷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整治。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粪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推行种植业清洁生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考核断面预警监测和流域监管,新建示范幸福河湖3条。切实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加大对5座矿山宕口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
精心打造旅游名镇。深入推进《薛埠旅游小镇总体规划》编制,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完成度假区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茅山互通节点、S265和金茅路节点、S265和白乾路节点、S340景区段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尚阳路东延工程进场施工,完成薛埠大街综合环境整治管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高铁隔声窗安装工程,全面完成沿线环境整治问题销号。抢抓高铁建成通车、高校开学迎新等机遇,策划特色文旅活动,推出更多地方产品。持续放大茅山红色教育品牌影响力,全力办好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推动旅游产业往广度深度拓展,打造茅山亮丽文旅名片。
优化提升城乡管理。高标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三标融合”工作,不断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和日常巡查,统筹做好“当下改”和“长久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五乱”治理水平。开展集镇规划区综合整治,分批次、分片区有序推进基础设施、交通秩序、园林绿化、店铺道路等问题整治,以绣花功夫提升集镇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发挥物业管理职能,抓好违章搭建源头管控。全面规范并强化废品回收站点管理,依法取缔集镇区域内不符合场所、设备、管理要求的废品收购站点。
四、聚焦乡村振兴,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中探索新经验
推进农业高质高效。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全镇粮食播种面积在4.9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在6800万斤以上。积极申报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0%以上。启动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金坛雀舌茶艺园、石马村标准厂房等农业项目建设。推进“美丽农业”建设,建设美丽农场3个,完成罗村村900亩美丽渔场生态化改造。培大培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社4家、农场4家。
推进乡村宜居宜业。推进农房规范管理,严守农房建设标准,完善部门联审、镇村联动机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实现宅基地审批网上运行,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和跨区域流转交易机制。完成花山村柳庄路、上阮村西阳庄路改造工程。对标浙江“千万工程”,因地制宜推动各村微改精提,着力提升仙姑村、上阮村等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水平,加快推进上阮村省级水利风景区、东进村市级幸福小微水体示范村、山蓬村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创建,努力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实现全域美丽蝶变。
推进农民富裕富足。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探索资产运营新方式,建立扶持村级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推进泉江村、下杖村经济晋级提升,指导服务村级增收项目3个,争取资金90万元。强化村集体“三资”管理,完成6个行政村轮审工作。更大力度推进村级资产清收,做到因户施策、应收尽收。成立农业特色茶产业农合联,打响“金坛雀舌”品牌,建设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
五、聚焦民生福祉,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加强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完成薛埠镇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派出所接警服务四大中心改造提升。完成薛埠村“撤村建居”工作,落实景区开发小区管理主体,成立茅东林场社区、茅麓茶场社区。加快锦绣家园三期、通明新苑安置小区不动产证办理。持续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攻坚行动。扎实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压实初信初访责任,高质高效化解信访积案,持续压降民商事万人起诉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全面兜牢民生底线。全面落实、规范执行社会救助和低保政策,抓好养老、医保等保险扩面及续保缴费。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高效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推进劳动争议“巡回仲裁庭”试点运行,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100人以上。加快薛埠敬老院“公建民营”,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完成薛埠中心小学改扩建主体施工,有序推进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全力做好国家卫生镇复审。
时刻紧绷安全之弦。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重点安全生产隐患限期销号制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深入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燃气安全隐患见底清零,积极推进餐饮场所“瓶改管”和管道燃气向农村延伸工作。推进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整治,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全面完成问题销号。加强森林火险隐患排查治理,加大集中焚烧点建设,新建10吨蓄水池3个。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新要求,加强从严治政,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加快政府职能优化、方式转变、作风提升。
坚决做到立场坚定、对党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自觉做到在大局下谋划发展,在全局中推动工作,确保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
坚决做到依法行政、为民用权。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提高行政执法质量,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实事项目。
坚决做到勤政为民、实干担当。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作风,突出重点、讲求细节、压实责任、形成闭环,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门、一次、一网”改革,推动“全科窗口”“帮代办”服务有效运行。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难题,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决做到作风过硬、廉洁从政。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举一反三抓好各类巡视巡察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全过程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审计监督,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牢记人民之托,勇担发展之责,激发奋进之志,凝聚前行之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薛埠新实践,为金坛书写“美丽常州新样板”精彩篇章而接续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