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区财政局科学谋划2024年预算编制工作,紧扣“严”和“紧”的主基调,着力提升预算编制管理水平,切实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一、找准“定盘星”,确保重点项目保障“精准滴灌”
一是坚决把保障重点支出贯穿预算编制全领域,整合各类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集中财力办大事,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二是紧紧把握项目核心这个关键,围绕“新能源之都”建设,强化项目库高质量建设,做好重大项目财力保障。三是时刻把牢“三保”底线首要关口,加大对当年预算、上级转移支付和结余结转资金统筹力度,集中用于“三保”支出,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在最紧要处。
二、念好“紧箍咒”,确保“过紧日子”举措“精准滴灌”
一是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大力精简整合会议、差旅、培训等公务活动,积极采用视频、电话、网络等新型方式开展,努力节约日常经费开支,2024年预算对非刚性运转类支出按照20%进行压减,公用支出标准在上年基础上压缩1000元。二是严格编外人员、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按照人社部门以及公车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车辆数量编制预算经费,按照“只减不增”原则,严控编外人员及公务用车数量和经费支出。三是完善各类支出政策和制度。整合信息化项目、宣传类经费、办公设备采购等部门预算编制共性较大的经费支出,由行业主管部门扎口管理并牵头编制预算,化零为整,统筹调剂,既提升了保障力度又实现了适度的经费总量压减。
三、打好“铁算盘”,确保预算执行管理“精准滴灌”
一方面全面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改变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中的基数依赖,以精准的基础数据为支撑,根据项目支出用途和范围,按照项目支出的必要性、亟迫性和规模的合理性、科学性,根据财力状况依次保障。另一方面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将政府收支预算、部门和单位收支预算、政策和项目支出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增强预算统筹能力,提高镇区两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水平。
四、筑牢“防火墙”,确保整改结果运用“精准滴灌”
结合巡视反馈意见、财政部监管问题反馈、审计问题整改等各方面反映的问题,明确预算编制重点任务,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压紧压实预算编制责任,健全财政收支、库款规模、债务偿还等动态监管机制,对可能存在的各类保障风险,做到有措施、能应对,切实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主动性,全面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