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面团一定要放在掌心里揉,这样会比较有活性,揉完之后再把面团均匀地分为两份......”在非遗文化金坛面塑的工作室里,非遗传承人潘俊芳老师正在为一群特殊的“学习者”讲述面塑过程中的细节与要点。这群“学习者”正是来自国家税务总局常州市金坛区税务局的税务干部和金坛区茅麓小学的学生们。
七彩暑期,与税“童”行。税法教育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重要一课,为了让税法学习更加生动化、趣味化,金坛区税务局创新性推出了“非遗+税收”系列普法活动,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加深青少年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在寓教于乐中将“税收法治种子”广播于青少年心中,助力法治理念扎深根、开盛花、结硕果。
在潘俊芳老师和税务干部的指导下,孩子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及灵巧的双手,捏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税务干部面塑。三年级学生张彦博拿着自己的作品,满脸自豪地介绍道:“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我们金坛本地的非遗文化,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而且还了解到了税务叔叔、阿姨们的工作内容,我长大以后也要像我手中的面塑一样,成为一名税收工作者,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颖与传统碰撞,总能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在金坛非遗研学馆,国家级非遗金坛刻纸的传承人马春美详细地讲述“金坛刻纸”的历史文化、基本纹样以及刻纸技巧,并用一刀一纸为大家展示了“纸屑飞落,云烟盈溢”的神奇。
同学们纷纷摩拳擦掌,利用垫板、纸张、水笔、边框自行创作图案,用刻刀一刀一刀地将图案刻画下来,不一会儿一张张“税元素”图案的刻纸就呈现出来。非遗“搭配”税收元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非凡魅力的同时,加深了对税收知识的了解。“通过此次体验,我初步了解了刻纸这种非遗文化的知识,感受此项技艺的魅力,同时也‘零距离’接触到税法知识,明白了税收是国家的支柱,我们从小就要当一名依法纳税的好公民。”学生杨沐辰说道。
打造“趣味性、知识性”的学习氛围,让税法教育“书本上”落实到“行动中”,金坛区税务局的“多样普法”远不止于此。
为了孩子们感受“指尖”办税的便捷与顺畅,在税务干部的带领下,孩子们有序参观了自助办税区、导税咨询区等多个功能区,深入了解办税流程和运行情况。随后,孩子们还从取号、导税、窗口办税等方面“沉浸式”体验了办税缴费服务,了解“非接触式”办税方式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青少年税收普法,不仅要‘走心’更要‘走新’。”金坛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丰富税法宣传载体,提高普法传播效能,用生动有趣的‘时髦词’、贴近人心的‘家乡话’、通俗易懂的‘口头语’启迪青少年对税收知识的探索欲,达到‘教育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的效果,努力营造全社会诚信纳税、协税护税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