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信息 > 内容
农业农村局:按下“转换”键 推进“生态+渔业”双赢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金坛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充分发挥水产业党支部“塘口大学堂”党建品牌的引领作用,围绕“生态+渔业”,让“科技大礼包”式服务足迹遍布全区10万亩塘口一线,以“三转”为基调的渔业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正逐步推进和实现。

转模式。面对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和河蟹市场行情波动较大的现状,金坛区引导养殖主体转变养殖模式,从“单品种提产量”转为向“养殖空间”要效益,探索蟹塘套养青虾、罗氏沼虾或红螯螯虾等多种套养模式。上半年,全区蟹塘套养青虾面积和亩套养量均增加10%以上,得益于青虾市场行情优于往年,蟹、虾产业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增加养殖效益,节本必不可少,金坛区河蟹养殖控草、投喂等环节“人工”向“机械”的全覆盖式转变实现了养殖成本的下降。

转品种。品种是决定高产和优产的重要因素,金坛区坚持开展河蟹种业自主创新和蟹、虾品种引优改良工作。今年,金坛区以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为抓手,“长荡湖1号”河蟹(暂定名)新品系第六年选育工作正在实施,并在省内外加快推广。同时,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高质量完成了2022-2023年度省级河蟹、青虾两个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地建设任务,以“优秀”档次通过体系创新中心考核。以体系工作为引领,全区引进“太湖2号”青虾新品种超万斤,省淡水所选育的河蟹新品系也在金坛区落地试验示范,全区蟹、虾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转基调。从上个世纪8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创网围养殖开始,金坛河蟹养殖基调一直在“求变”。当前,传统到生态、绿色和智能的转变正悄然发生。生态方面,随着池塘生态化改造步伐的加快,“三池两坝”组合工艺已成为金坛区池塘生态化改造的主导模式。绿色方面,金坛区开展渔业养殖的用药减量行动,全区10个监测点开展病害测报,水生动物疫病实验室密切开展水产品重大疫病监测样品采检工作,绿色防控技术在全区进行推广。智能方面,金坛区充分发挥“数字化渔场”和“金坛区渔业科技示范基地”两个全国数字渔业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养殖主体建设智能化养殖板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