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弱势群体帮扶工作一直是人社部门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区人社局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农村弱势群体帮扶力度,通过就业创业扶持、岗位开发、补贴发放等一系列“组合拳”开展精准帮扶,不断提升农村弱势群体幸福感、获得感。
一、强化援助,在岗位推送上发力
联合农林、自然资源等部门,大力开发山区护林、交通值守、学校后勤等公益性岗位,助力大龄、无技能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2022年以来,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90个,安置66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岗位补贴53万余元,社保补贴36万余元。同时,统筹城乡就业服务资源,指导东城街道华胜社区、儒林镇五叶村等4个基层平台布局“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充分开发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切实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
二、兜底保障,在增加福祉上着力
以社保扶贫为抓手,推进扶贫人员登记参保、政府代缴、待遇享受三个100%,为低保、重残、特困、建档立卡四类人员代缴居民养老保险2105人21万余元,实现特殊困难群体人员应保尽保。区医保部门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财政补助政策,对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需缴纳的费用,由政府全额承担。加强大病保险对救助对象的倾斜支付政策,对救助对象不设起付标准,分段支付比例比普通参保人员提高10个百分点。
三、落实政策,在创业扶持上用力
积极宣传落实富民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市场主体吸纳农村户籍重点群体,面对面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村户籍重点群体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及创业扶持后续跟踪服务并按规定享受创业扶持相关补贴。2023年以来,累计为50名农村户籍重点群体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3万余元;对农村户籍重点群体自主创业、符合相关规定的,可申请不超过20万元的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已审核通过农村户籍重点群体116人2300万余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