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企业用工是金坛区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助力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工作。今年以来,金坛区始终坚持把强化企业用工服务摆在重要位置,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全力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全区企业用工形势总体稳定。
一、量身定制,畅通用工保障渠道
一是摸清用工需求。制定出台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方案,成立助企用工专员队伍,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电话以及“金引智”小程序人力资源需求调查等形式,动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建立“用工需求”清单,提升企业用工服务精准度。二是加强宣传推介。利用网站、微信等网络媒体,借助人事经理HR联盟、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抓好企业用工信息的精准发布,让求职者第一时间知晓企业用工需求,实现用工信息无缝对接。三是召开专题会议。召集全区20多家重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召开研讨会,积极谋划2023年招工计划,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招引行动力度,为我区企业招募实用产业工人。
二、精准匹配,搭建用工对接桥梁
一是创新招聘手段。搭建现场、网络、直播招聘“三位一体”供需平台,每周三、周日举办人力资源集市。常态化开展云招聘、直播带岗、抖音探企等线上招聘会,满足求职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2023年以来,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7场,服务企业914家次,提供招聘岗位16100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200余人。二是赴外精准引才。扩大赴省内外各大高校揽才力度,先后组织265家次企业赴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常州科教城等27所高校举办“智荟金沙•才遇未来”“名校优才引进计划”等引才专项活动。三是深化劳务协作。拓展跨地区劳务合作,组织15家次企业携1369个就业岗位赴陕西勉县、宁强、汉中等地举办现场招聘会,达成用工意向500余人。
三、产教融合,提升用工服务质效
一是推进技能提升。深入实施“金工匠”培育工程,开展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专项培训、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推行新型学徒制培养,全力壮大我区技能人才规模,全区现有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22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11家。2023年以来,共开展技能培训2500余人次,新增数字技能人才517人。二是扩大校企合作。先后与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等43所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达成合作协议,帮助企业招才引人。携手常州科教城6所院校以及武汉5所高职院校建立江苏金坛校企合作暨技能人才引育基地,扩大我区技能人才培养输送渠道。三是强化载体建设。在全区广泛开展“金工匠”系列技能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培”,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建立以“工作室”为平台的促学、成长,建成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3家、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5个,带动更多企业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
四、援企惠民,释放用工稳岗引力
一是纾企困。加大助企纾困帮扶力度,全面落实社保减免、援企稳岗等各项政策措施,累计减征8072家企业失业保险费8140万余元;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一次性扩岗补助等资金6907万余元,助力企业稳岗留工。二是护权益。制定出台《常州市金坛区劳务派遣合规用工指引》,持续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劳务派遣专项治理,维护公平、规范、竞争有序的招工就业环境。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管理的通知》,加强企业用工监测,督促企业落实用工主体责任,及时防范化解企业用工管理引发的隐患和风险,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开展2023年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培育工作,引导企业合理确定薪酬待遇,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指导企业改善优化员工生产生活、文娱休闲等环境条件,提升企业员工稳岗率。三是助安居。区住建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举措推动公租房建设。2021年、2022年共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9239套。“十四五”期间,结合我区实际,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2500套,最大限度满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