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太阳能作为一种较早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形式,经过十余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在“双碳”目标加持下正进入大规模扩张阶段。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太阳能发电工程完成投资743亿元,同比增长156.3%;新增装机量4831万千瓦,同比增幅达186%。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装机规模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电源。
作为国内光伏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金坛光伏新能源产业厚积薄发,通过多年“外引内育”,目前拥有光伏新能源规上企业30家,组件产能超10吉瓦,集聚了东方日升、亿晶光电、斯威克、正信光电、永臻科技、鹿山新材料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形成集拉晶切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光伏电站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SEMI中国光伏标准技术委员会主席宋登元用四个“一”概括金坛光伏产业:一个江苏省光伏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即金坛光伏产业基地;一个特色小镇,即充分发挥光伏制造、盐穴储能产业优势打造的直溪光采特色小镇;一个光伏全产业链县域城市,我区已成为目前国内光伏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县域城市之一;一个光伏主导的城市经济增长极。2022年,金坛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437.97亿元,同比增长63.54%,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近三年来,规上光伏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占我区规上企业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0%以上。
龙头企业引领是我区光伏新能源产业“串珠成链”的秘诀。东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连续刷新自有异质结电池效率世界纪录,自主研发的210异质结700瓦+高效薄片化“伏曦”组件产品成功通过国际领先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权威测试认证。通过导入先进的供应链和制造运营体系,运用智能化、自动化、导入光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创新工具,实现光伏生产高效率、高周转率的流程再造,目前该公司年应税销售收入稳定在100亿元以上。
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沪市A股第一家上市的老牌光伏企业,拥有常州地区单体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单日电池片产能超180万片。企业坚持打通国际市场,产品销售扩展至近50个国家和地区。
“新势力”的加入为金坛光伏新能源产业持续壮大增添了新动能。位于华罗庚高新区的华耀光电10吉瓦时N型高效光伏组件、10吉瓦时异质结电池项目由常州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5亿元建设,是常州市重大项目,项目一标段2022年8月开始施工。按照项目预期目标,竣工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68亿元。
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紧紧牵住“技术创新”这一牛鼻子,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入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产业链从原先单纯的组件转型为电池组件,配套玻璃加工、接线盒制造等,2022年开票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2024年预计开票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
江苏斯威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区第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在光伏封装材料领域深耕细作多年,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多家龙头光伏组件企业直接配套,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年产EVA、PO和白色胶膜8.5亿平方米。2022年,公司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入78亿元,实现税收超亿元。今年,企业致力于新型电池用配套封装胶膜的技术创新与突破,加大封装胶膜研发力度,填补异质结电池组件开发应用过程中缺少专用封装材料的光伏领域空白。
加快光伏新能源产业向终端运用延伸是促进光伏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350吉瓦,明年累计装机量可能超过水电、2026年将超过天然气、2027年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依靠光伏产业齐全、屋顶资源丰富、电力消纳强劲等特点,拥有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得天独厚的优势,2021年我区被列入首批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我区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美丽金坛建设”为总抓手,计划到2025年建成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区,形成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分布式光伏开发经验,全区屋顶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达450兆瓦,年发电量约6亿千瓦时。
“全国光伏看江苏,江苏光伏看常州。在金坛,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集聚效应,成为了亮丽的产业名片。”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教授沈辉给予金坛光伏产业高度评价。加快推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金坛将锚定光储新能源领域,坚持以“强链补链”为核心,助力光伏新能源企业加快扩能步伐、快速占领市场,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之路。同时,将牢牢秉持“店小二”姿态和“金牌管家”标准,研究出台更为精准的产业政策,引导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持续做大做强。(来源:金坛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