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村村位于金坛区直溪镇西北部茅山老区,是典型的江南古村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巨村舞龙发源于此。巨村村辖区面积6.3平方公里,现有农户1040户,常住人口3045人,下辖36个村民小组,共有8个自然村,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38万元。巨村村是纯农业村,常住人口平均年龄超过65周岁,自然村坐落分散,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人口老龄化、村庄布局散。村两委班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从群众参与度入手,多措并举、强化动员,有效激发了村民“主人翁”意识,逐步形成了全村参与、全民“绣花”的农村人居环境精细化管理新格局,村庄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绿化示范村”“常州市垃圾分类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凝聚村民群策力。巨村村从党建引领打开突破口,村两委班子带头,优先发动党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民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看法、需求和建议。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以“话家常”的形式向村民进行宣讲,表明村委下功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信心和决心。为持续推进巨村村人居环境提升,村两委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先后多次召集乡贤、党员和村民代表等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议事会”,号召大家集思广益,凝聚集体智慧。在议事会机制的推动下,一些村民热情度显著提升,从“说”开始转向“做”,主动清理房前屋后,把家中不用的砖块、瓦片和石滚等“老物件”捐给村里;多个合作社也愿意免费提供大米等农产品作为奖品,用作评比活动。动员全村村民共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突破口就此打开。
宣传发动,引导村民转思路。通过召开户主会、举办座谈会、张贴标语、制作宣传画、发放宣传页、村内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垃圾分类、河塘整治等工作的目的、意义,重点宣传村委落实的措施、方法以能达到的效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争取村民的大力支持。以点带面,转变更多村民思路,分批次组织有兴趣、积极性较高的村民代表,赴浙江安吉等地区参观,在学习先进地区先进经验的同时,加深村民的直观认知。立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结合星级文明户评比和“百姓名嘴”宣讲等各类活动,积极组织志愿者帮助维护村庄环境,弘扬志愿精神、营造浓厚氛围,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调动更多村民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中来。
创新机制,增强村民责任心。为切实改变“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村委创新多项机制,着力增强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的责任心。与每户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引导村民自觉维护自家庭院、门前屋后道路等干净整洁,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将全村划分成13个大网格、36个微网格,大网格设立专职网格长,微网格则由村民轮流担任网格长、网格员,一周一轮换,负责督促网格内环境卫生提升。设立“日常找茬团”,以“四沿”“五旁”垃圾清理为重点,由专职网格员开展常态化巡查,并欢迎村民共同参与“找茬”,发现问题即时反馈环卫单位进行整改,超过整改时限的按照问题类型统计,在月底结算时扣除环卫单位保洁费用。村民在“找茬”的同时,维护村庄环境的自觉意识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奖罚分明,激发村民荣誉感。每月开展一次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评比,由轮值网格长评选出网格内的农村人居环境“五星户”家庭,“五星户”家庭可以免费到村内超市领取150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对于评星数排在末尾的家庭,则以做一天“义务保洁员”作为“处罚”。通过褒扬先进、鞭策后进,在全村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氛围,极大激发了村民维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和自觉性。目前,全村已经形成了依托全体村民共同参与,以专职网格长主抓+轮值网格员督促,以村民“找茬”+环卫“跟进”的“1+2+2”管理模式,今年,巨村村在垃圾清运整治工作上,动员群众参与超900人次,参与集中整治的农户近500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