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坚持以一流标准加快农业强区建设,奋力绘就产业优势浓浓“底色”、乡村图景靓丽“本色”,农民富裕十足“成色”。
聚焦“农业强”,产业优势“底色”浓。提升规模化水平,以“十大现代化农场”建设为引领,用工业化理念、园区化思路发展农业,加快建设投资10亿元的中天黄金大农场、投资5亿元的中盐矿地融合、投资4亿元的陌上花开等等重点项目,发挥示范引领效应,推动农业产业成片、成带集群发展,形成规模化、景观化效应;提升品牌化水平,以打造“十大农业品牌”为引领,按照“一品一策”的思路,深度挖掘“长荡湖大闸蟹”“金坛雀舌”等品牌农产品产业和文化内涵,讲好“品牌故事”,把山货变“俏货”、风景变“钱景”;提升现代化水平,聚焦“种子”和“装备”等基础性、前沿性领域,实施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源源不断创造优品良种,开展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聚焦“农村美”,乡村图景“本色”亮。提档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着眼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扎实推进农村道路、生态河道、供水供气、数字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确保持久发挥效益,让乡村生活品质不再有明显落差;优化人居环境,纵深推进城乡环境“五乱”治理,建立健全“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统筹抓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标融合”考核工作,围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等突出领域持续发力,切实守住农村生态屏障;加快以创促建,支持有条件的板块和乡村先行探索实践,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省级经济发达镇、特色小镇,创成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开展美丽田园、菜园、果园、游园、庭园“五园”建设,探索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推动从“一处美”迈向“全域美”。
聚焦“农民富”,幸福生活“成色”足。就业创业促增收,持续加大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培育力度,探索村集体领办实体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成立公司、组建混合所有制经营实体,切实把产业链主体留在乡村,把价值链收益主要留给农民;改革赋能促增值,持续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从自留地、承包地、宅基地“三块地”中做文章、挖潜力,充分释放农村“三权分置”活力,引导自留地做好土地整理,推动承包地流转给大农场,使碎片化农业生产空间实现集中连片,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治理改善促和谐,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擦亮“金善金美”文明招牌,健全农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