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产业是金坛区特色富民产业,同时也是高风险产业,抵御高温、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为加快推进金坛区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提升河蟹养殖抵御风险能力,增强养殖户幸福感、获得感,金坛区推进“内塘螃蟹水文指数政策性保险”工作,筑牢河蟹产业风险屏障,充分发挥保险支农、惠农、强农、富农功能,得到养殖户的高度认可。
心连心,开展保险工作,给养殖户吃下“定心丸”。金坛区水域面积194.22平方公里,河蟹产业是金坛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有12万亩长荡湖大水面增殖放流、人放天养和15万亩长荡湖周边河蟹池塘生态精养,常年产量1.6万吨,产值16亿元。由于河蟹养殖风险大、评估难,市场上与河蟹养殖有关的保险产品寥寥无几,不能满足河蟹养殖户风险保障需求。2017年,金坛区农业保险工作小组联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金坛支公司)对金坛区河蟹养殖业开展了规模摸排和保险需求调研,提出开展“内塘螃蟹水文指数政策性保险”工作,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做到急养殖户之所急、想养殖户之所想。
面对面,做好宣传推广,为养殖户撑起“安全伞”。2022年全区承保4.86万亩内塘螃蟹,为117户养殖户提供了9722.34万元的风险保障。2022年夏季气温炎热,出现连续5天最高气温超37℃,内塘螃蟹受损面积4.66万亩,投保“内塘螃蟹水文指数政策性保险”的117户养殖户收到理赔金额465.79万元。2023年,金坛区农业保险工作小组于4月组织召开“内塘螃蟹水文指数政策性保险”工作推进会,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参加会议。同时,金坛区农业保险工作小组还组织农险专员、协保员,开展专项培训,明确对接投保流程,准确收集承保资料,并与养殖户“面对面”进行政策宣导,为提高保险服务水平打下基础。
实打实,推行精准投保,为养殖户筑牢“防护网”。2023年,金坛区农业保险工作小组对承保模式进行了优化调整。目前,金坛区“内塘螃蟹水文指数政策性保险”的投保方式有团单模式和个单模式两种。团单模式以村民委员会为投保组织者,符合条件的由村民委员会统一组织投保,一村一保单,50亩以上的进行逐一验标,养殖户只需自缴10%的保费。个单模式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作为一个单独法人自行投保。参保的养殖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需按照实际养殖面积进行投保,连片养殖面积不少于20亩。2023年的投保工作现已全面启动,预计将在6月10日前完成出单工作。
“内塘螃蟹水文指数政策性保险”作为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创造良好农业生产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是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措施,将有力保障金坛区河蟹产业发展和长荡湖大闸蟹品牌提档升级,促进养殖户持续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