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坚守食品安全的“底线”显得尤为重要。金坛是苏南片区畜禽养殖及肉品供应的重要县区,目前全区共有规模养殖场384家,畜禽集中屠宰企业5家。近年来,金坛区创新检疫与监管模式,坚持“从源头抓质量、从源头抓食品安全”的理念,以三个“关联”,助力实现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坚持免疫数量与检疫数量相关联,确保养殖场户有效防疫。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是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步,为有效提升养殖场户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压实养殖场户动物防疫主体责任,金坛区坚持将养殖场户免疫数量与检疫数量相关联,对于申报产地检疫的养殖场户,重点核查其是否建立健全免疫档案,免疫数量与免疫记录是否清晰完整,对于未建立免疫档案或免疫档案不齐全的,一律不予出证。养殖环节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把好“源头”是关键,免疫数量与检疫数量相结合是“源头”治理的重要手段,确保有问题潜在风险的畜禽第一时间被排除掉。
坚持产地检疫与畜禽运输相关联,确保运输环节监管到位。一直以来,畜禽运输环节都是买卖票证、畜禽调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多发环节,金坛区坚持链式思维,锚定关键环节,强化畜禽运输监管。第一时间试点推行无纸化检疫出证,将畜禽运输车辆与司机有效纳入监管链条,将产地检疫票证与畜禽运输司机、车辆相关联,只有“人”“车”“物”一一相符,才能正常起运,起运后,只有车辆到达票证指定目的地,票证才能正常回收。同时,借助“牧运通”等信息平台,对运输车辆GPS轨迹进行不定期核查,有效强化了承运人按照票证信息“定向”运输、“货到收证”的意识,进一步规范了畜禽调运行为。
坚持动物收证与产品开证相关联,确保畜禽产品追溯可查。畜禽屠宰企业是畜禽产品流向市场的最后一道关口,把好肉品“出场”关,是确保老百姓“舌尖安全”的重中之重。金坛区将畜禽屠宰企业动物收证数量与产品开证数量进行数据关联,确保所开具动物产品合格证数量在其接收动物数量范围内,对于超出部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开证。两个数据的关联,有力防止了畜禽屠宰企业“无证入场”“证物不符”的违法行为,守住了“动物入场关”和“产品出场关”两个重要关口,进一步压实了畜禽屠宰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确保了畜禽产品追溯可查,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畜禽产品消费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