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技能人才只有招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才能最终实现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共赢局面。在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随着产改工作的深入推进、晋升渠道的不断畅通,技能人才迎来发展“春天”。
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是一家从事高分子特种功能材料研制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2020年9月,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正式揭牌,在原有分析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加速老化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材料加工实验室、光伏组件测试实验室等,为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加快推出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
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张好宾介绍,自2020年以来,企业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每年拥有9项发明专利授权。去年,企业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开展异质结电池封装项目攻关并取得成功,公司的异质结封装产品成功实现量产。
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在人才梯队培养方面自有一套体系。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包括硕士、博士在内的科研人员30余人,现有专利80余项,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潜在独角兽、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殊荣,2023年计划主营业务收入达30亿元、税收2000万元。
企业科研团队由5人扩充到30余名高学历高技术专业人才,测试设备总资产容量超600万元。无论是“软实力”的增强,还是“硬支撑”的保障,都体现出公司对研发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不仅如此,企业还畅通专业研发人员的晋升渠道,激励员工不断创新突破。张好宾表示,企业技术团队的晋升通道非常顺畅,下设多个开发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可能实现从技术员到工程师再到项目经理的晋升。
作为产改试点单位,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条管理、技术和技能“三管齐下”的“成长跑道”,员工可自己选择或规划路径,实现奋斗目标。企业生产主管彭鹏从一线工人、班长、车间主任助理一路“飞跃”,和他拥有类似经历的还有20余名员工。岗位晋升的“多级跳”,充分验证了企业产改工作取得的实效。彭鹏告诉记者,企业有完善的职工晋升通道,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将严格要求员工努力学习、严谨工作,让每位员工都能得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老员工是企业建设的参与者和企业历史的见证者,是集智慧和经验于一身的“企业宝藏”。在产改工作的推进中,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老员工这笔宝贵“财富”的价值,鼓励他们带领新人传授本领,创新实施“老带新”奖励政策,不断充实一线人员的核心基础力量,为企业注入永葆活力的强劲动能。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工会主席叶春表示,老员工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一种保障,企业也将给予奖励政策,鼓励老员工以多种形式尽心尽力培养新员工,建设一支思想素质硬、操作技能强的职工队伍,使职工在工作岗位上保持不断探索的劲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来源:金坛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