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防控重点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基层医院是百姓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及时发现问题,保障重点人群救治的“哨点”。面对辖区居民就医需求明显增加和医务人员人手不足的双重挑战,薛埠中心卫生院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实施好分级分类的健康服务和医疗救治,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的生命防线,做好基层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守护好急救“生命线”
随着“新十条”政策落地,医院门急诊患者及120急救出车频次较往常增加了2—3倍,输液人次更是增加了6—7倍。面对日益增多的门急诊病患,医院第一时间从病房调配医生和护士前往急诊支援。超负荷工作量的背后,是全院所有医护人员在带病上岗、咬牙坚持。急诊科护士长朱燕说:“急诊科担负着拯救生命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科室里的同事都陆续‘阳’了,但大家都轻伤不下火线,发热的吃颗退热药继续上 ‘战场’,经常24小时连轴转,一边咳一边忙。大家都说只要能站得起来咱就上,一天工作下来整个人都累瘫了,还得给自己个儿输液!”
全力优化资源配置
许多感染新冠病毒的老年患者存在年龄偏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问题,为防止转为重症,需住院进一步给予呼吸支持等治疗。面对病房“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的境况,薛埠中心卫生院全力优化资源配置,在原有100张床位的基础上,行政、后勤、临床齐上阵,紧急将一病区、三病区库房、宣教室等地改造成病房,新扩增床位15张,以满足日益增多的住院患者就医需求。“这段时间,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在顶着巨大的压力超负荷工作,但这就是我们医务人员的职责,在这个时候必须顶上。作为守护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基层医院将全力整合资源和力量,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尽最大努力保障辖区群众的就医需求。”该院副院长荆建忠表示。
老将新兵集齐上阵
随着医务人员“陆续中招”,医院“非战斗性减员”情况严重。面对严重人手不足的情况,各科室老将新兵齐上阵,他们顶着不适,昼夜不歇,全力奋战,坚守一线。放射科虞荣军是目前科室里年龄最大的老同志,随着CT检查工作量增大,而科室其他同志陆续“中招”后,身为科主任的他一人坚守工作岗位,连续工作三十几个小时不停歇;面对临床护理人手不足的情况,已退居二线的老护理同志主动要求前往临床一线支援,而怀孕两个月的年轻护士吴雨琪在“阳康”后身体稍微恢复就及时返岗上班;两位还处于恢复期的患癌职工,主动请缨要求到放射科参加工作,尽她们的一份微薄之力;内科主任李旭因忙于救治患者,年幼的女儿因肺炎住院,身为父亲的他却未能照顾女儿一天;更有90后、00后的10名乡村医生在做好前期培训的基础上,主动加入到120急救和病区医生行列,日夜坚守救治病患,抗疫三年,援常、援沪、驻守隔离点的是他们,如今,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冲在救治一线的仍旧是这批年轻人,他们请缨担当,挑起重担,让青春的力量在抗疫一线闪闪发光。 ( 周习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