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努力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立医改工作专班,研究借鉴福建三明、浙江湖州、深圳罗湖、江苏金湖等地医改实践,积极推动我区“1+3”医疗集团化改革,架构分级诊疗,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持续提升院府合作水平,充分发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等公立医院的合作效能,努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医疗一体化建设的标杆。
二是加快推进卫生体系建设。成立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优化布局专项工作组,研究新时代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点部署,既满足现时社区需求又考虑发展,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将公共卫生中心移址改建、西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前镇卫生院改建工程纳入2023年区级民生实事项目,持续优化群众就医环境。推进江苏省健康促进示范区建设工作,完善健康镇、村建设工作。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扩大区域内常住人口的签约覆盖率,提高基层首诊签约率。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先行区建设试点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三是全力推进等级医院创建。第一人民医院积极争创三级甲等医院,区中医医院开展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区妇幼保健院加快推进二级妇幼保健院建设。区二院、区三院、直溪中心卫生院力争创成二级乙等(综合/精神专科)医院,尧塘中心卫生院创成二级综合医院建设单位。创建五级基层中医馆1家,四级基层中医馆2家和三级基层中医馆3家。
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好三孩政策,改扩建普惠托育机构2家,社区普惠托育机构1家。深入开展 “安康关爱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险覆盖率达90%以上。争创老年友好型社区1—2个。持续推进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专项普及培训。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5个。
五是扎实推进科教人才引育。选派青年医师和业务骨干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等合作医院进修学习,2023年力争申报国家级、省级高层次科研项目5项以上,申报市级科研项目25项以上,力争申报省新技术引进奖1项、市级新技术引进奖3项,中华级和SCI收录等高水平学术论文较去年同比增幅10%。继续推进临床(全科)医生培训考核工作,加大新村医培训考核力度,增加实战经验。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区管院聘实施办法和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指导意见,促进基层人才合理流动。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卫生人才,加强对中青年干部管理培训,力争在省“333工程”、市级青苗、拔尖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实现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全面推广智慧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提档升级工作,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和管理,推进金坛区医疗卫生机构数据互联互通。全面推广“先诊疗后付费”便民服务,全面开放“互联网+医院”业务,全面开展面向基层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数据安全保障全面升级,打造等保2.0三级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