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网站推进专栏文章,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典型案例在全省全面推广金坛“农村公路+”融合发展经验。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发展为导向,不断推进“农村公路+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模式,深入开展“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创建活动。通过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保障管养资金投入,推进管养体系规范,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工作,积极打造“乐道金坛”品牌,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突出政府主导,构建“高快特”农路路网格局。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好农村路”创建领导小组。高标准建设农村公路,构建“市—区—镇”高等级公路网。建成“绿野仙踪”“洮湖翠堤”等一批特色农村公路,有效串联沿途景区、景点。
二是突出行业管理,建立“严精实”农路管理机制。建立区、镇两级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运营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全面落实路长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农村公路沿线环境进行集中整治。
三是突出生态养护,打造“洁绿美”农路路域环境。建立科学化养护体制,引入市场化养护机制,引导全社会主动参与,吸收辖区内有一定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参与乡村道路的养护管理。
四是突出利民惠民,形成“畅捷舒”农路运营体系。深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完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农村公路信息化运营效率,利用“金坛行”手机APP为农村旅客出行提供精准的出行服务。
截至目前,我区交通路网全面提升,已形成10分钟进入主干线、30分钟通达城与乡、60分钟融入沪宁杭的交通路网格局;金武路、茅山旅游大道与区域农村公路共同构建“一环两轴四片多联”的全域旅游路网。“四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崭新活力,为产业发展、百姓致富提供了全新动能。依托指别路,指前镇东浦村投资3亿元、建成6000亩的数字化渔场;2000多家高端企业在金武路云集,形成金坛“三特一新”产业集群;依托金茅公路,直溪镇迅速成为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的省级特色小镇;依托茅山旅游大道,薛埠镇逐步打造成为西部经济重镇,形成以仙姑村、柚山村等为代表的金坛美丽乡村建设样板。2021年,金坛区成功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农村公路绿野仙踪之春风十里获评为2021年度江苏“美丽农村路”样板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